字:
关灯 护眼
彩页文学 > 1978,我考上了哈工大 > 307 十号工程项目经费靠贷款?还要盈利的那种?

307 十号工程项目经费靠贷款?还要盈利的那种?

    307 十号工程项目经费靠贷款?还要盈利的那种? (第3/3页)

十号工程真的能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健康运行下去,将来其他的军工单位也可以学习这条道路。

    这不是谢威自创,而是根据祝老总研究99坦克的过程,利用相关技术向其他同类型装备输送收回投资,等到坦克搞出来,10亿投资也就完全回收回来了。

    如此操作,不仅能有效降低新装备技术研发的成本,同样也能把技术成果提供给其他单位,让其他单位减少在已有的技术上投资,更能直接以已经研究出来的技术为基础,开发更先进的技术。

    在谢威原本的世界,进入二十一世纪第三个十年后,中国的各种先进装备如同井喷,要说不是全国所有先进技术的整合,甚至全国最先进的单位都一起发展,没人会信的。

    如此的操作,对复杂系统工程管理方法的要求,绝对不低。

    “部队从年后开始每年给8000万?不足的资金贷款?上面能同意?”

    宋总有些懵。

    搞了几十年战机,一直都在国防技术领域中工作,从来就没听说过哪个重大军用技术项目是通过贷款来筹集经费的。

    武器装备是用来提升国防实力的。

    可不是用来盈利的。

    “上面同意与否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必须这样干才能减少反对的阻力。”

    谢威这话说得很直接。

    宋总也不是不清楚。

    “投资需要贷款,即使有了成果,在缺钱的状况下,部队也不一定采购啊,贷款要支付利息的,到时候怎么偿还?难不成到时候赖账?”

    宋总说到这里,看向谢威的目光变得怪异。

    “哪能呢!虽然钱是国家的,咱们贷款不还也没谁把咱们怎么样,可不能这样干啊。”

    谢威无语了。

    自己是那种无赖的人?

    “那……”

    “之前我们不是向巴基斯坦方面提出了搞超-7吗?原本超-7就准备验证一些先进战机技术,摊薄成本的。”

    “你的意思是通过其他项目转嫁成本?”

    “不是转嫁成本,是摊薄。而且,不只是超-7可以摊薄相关技术的成本,601、603等研究所搞的军用飞机,也可以使用一些技术,这样一来,大家都节省了成本,同时还节约了研发的时间,也能把经费集中起来利用……”

    “如果我们的技术不够先进呢?”

    宋总觉得谢威的提议是不错的,问题在于操作起来的难度太大了。

    “谁的技术先进,咱们就用谁的,当然这是付费的,不能因为大家都是国家的单位,就想着免费从别的单位去拿他们辛苦搞出来的成果。”

    谢威解释着。

    即使哈工大在科研方面不差,也不可能什么技术都搞,还都是最先进的。

    谢威要做的就是借着机会,整合全国的科研资源。

    看着谢威年轻脸庞浮现出的自信,宋总一时间不知道说什么。

    他能感觉到谢威在下一盘很大的棋,可这盘棋究竟什么样子,即使宋总也看不出来,谢威现在刚把棋盘拿在手里,还没摆下棋盘呢。

    “行,我们这就开始整理之前的相关资料,再进行一轮技术论证,论证完成后开始制造风动模型……”

    宋总没有再问下去。

    对科研团队来说,只要技术研发工作能继续,不用研发人员整天为了经费到处奔波,把精力都投入到技术研发中就行。

    “西工大那边以航空技术为主,这方面可以跟他们多合作,学校虽然有航空专业,终究没法跟专业的西工大比的。”

    中国的航空技术要发展,是绕不开西北工业大学的。

    这个57年由西北工学院跟西安航空学院合并成立的学校,即使在70年合并哈军工航空工程系整体并入之前,航空领域的实力在国内也是最顶尖的。

    西北工学院由国立北洋工学院、私立焦作工学院、北平大学工学院、国立东北大学工学院于1938年在汉中组建国立。

    而西安航空学院来头就更大了:由交通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航空工程系于52年在南京组建华东航空学院。56年华东航空学院迁至西安……

    拥有国内航空领域最雄厚的实力。

    之前哈工大要是跑西工大去说要合作搞战机技术项目,怕是都不会有人接待,还会被当成骗子给赶出来。

    现在嘛……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