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彩页文学 > 三国:我不是刘封 > 第233章 斩杀张郃,刘封兵威震潼关(求票)

第233章 斩杀张郃,刘封兵威震潼关(求票)

    第233章 斩杀张郃,刘封兵威震潼关(求票) (第1/3页)

    留守大营的是魏将郝昭。

    因个性沉稳而受曹彰器重,被委任为留营司马。

    邓艾和石苞的奇袭虽然不在郝昭的预料之中,但主将外出时应时刻保持警惕是留营司马的基本职责。

    郝昭并未因邓艾和石苞的奇袭就慌乱,而是有条不紊的组织抵御。

    “鲜卑人不善攻寨且轲比能和步度根的骁骑大半被灭,余者已不足为虑,谨守寨门,莫要被小觑了。”

    若正常情况,郝昭的应对是没什么问题的。

    对鲜卑人的分析和认知也是合乎常理的。

    然而。

    刘封一向不走寻常路。

    为什么刘封不挑选更强健且更善骑射的上等鲜卑人,而是要专门挑选鲜卑人中被视为“贱民”的下等鲜卑人?

    原因很简单。

    下等鲜卑人想要翻身,就要先摆脱“贱民”这个屈辱的身份。

    而刘封,给了下等鲜卑人最想要的新身份:突骑义从,隶属于燕王府!

    由鲜卑人中的下等贱民一跃而成燕王府的直系府兵,这个身份的转变让这群同时有汉人和鲜卑人血脉的突骑义从,不再是鄙视链的底层。

    当初刘封在为突骑义从树立思想时,表达的核心也直指突骑义从的人心:你们的出身,孤改变不了;你们的未来,孤能改变。

    行走于黑暗之中的人是最渴望光的。

    而刘封的出现,就是突骑义从的光。

    虽然体格和骑射水准不如上等鲜卑人,但狠劲儿却远胜于上等鲜卑人。

    章邯为何能用骊山囚徒打出惊人的战绩?

    其中最大的原因也在于此:已经是鄙视链的最底层了,已经没有退步的空间了,只要进步一点点,都能比以前活得更好!

    大军团作战时,军卒的士气和意志对胜败的影响远胜于个人武勇。

    郝昭不仅错误的估计了突骑义从的战力,还错误的估计了邓艾和石苞的统率力。

    鲜卑人不善攻寨?

    貌似没毛病。

    可邓艾和石苞,并非鲜卑人。

    两人不仅自身天赋出众,还接受了刘封的悉心指点。

    虽未直接拜师,但实质上早就等同于刘封的门生了。

    “士载,我来正面牵制,你走侧翼突破。”

    见郝昭守寨有度,石苞立即提议改变战术。

    邓艾没有迟疑,言简意赅的回了一个“可以”,随后就带着突骑义从迂回突破。

    突骑义从是鲜卑人中的贱民出身,自小受尽了屈辱。

    邓艾和石苞是汉人中的贱民出身,同样受尽了屈辱。

    若不谈论族群,只谈论阶级,邓艾和石苞与这群突骑义从是有不少共通处的。

    这也是刘封会委任邓艾和石苞各自担任一支突骑义从主将的原因之一。

    就如剧版三国那句“出身寒微,不是耻辱,能屈能伸,方为丈夫”,便是邓艾和石苞以及这群突骑义从的精神写照。

    突骑义从的凶猛,让郝昭及留守大营的魏军将士心惊不已。

    如此凶猛的鲜卑人,不论是郝昭还是一众魏军将士都不曾见过,哪怕是轲比能带来的鲜卑骁骑都没眼前这支鲜卑人气势足。

    邓艾和石苞的临阵应对更让郝昭心惊:这绝对不是鲜卑人在统兵!

    郝昭惊归惊,丝毫不影响邓艾和石苞那凶猛的攻势。

    不论是投刘封时间早的邓艾还是投刘封时间短的石苞,都有一颗想要进步的野心,以及一股子想要向刘封证明才能的气势。

    来到渭南城后,两人见到了刘封麾下军职最高的王平和李平。

    一个是奋威将军,一个是奋武将军。

    王平和李平的年龄并不比邓艾和石苞大多少,可两人的军职与邓艾和石苞相比是天壤之别。

    这让邓艾和石苞十分眼红。

    底层想要翻身,是需要拿命去搏的。

    虽然听起来很不公平,但阶级序列下本身就没有绝对的公平。

    与其自怨自艾,不如舍命一搏。

    要么身死变成一抔黄土,要么活着享受荣华富贵。

    “砰!”

    弓弦声响起。

    邓艾一箭射杀了寨门口的军侯。

    随后。

    邓艾猛地一挥马鞭,战马竟高高跃起直接跳过了鹿角。

    又见邓艾一枪刺中寨门,借助马力硬生生的将寨门给推开了一道口子。

    身先士卒又骁勇如斯。

    邓艾身后的突骑义从也是敬服不已。

    几个不怕死的突骑义从也是效仿邓艾跃马过鹿角,然后借助马力用手中的长枪强推寨门。

    如此悍不畏死的打法,惊得寨门口的魏卒一阵哆唆。

    “寨门破了,守不住了!”

    魏卒惊呼。

    一旁的小校刚要喝令,又是一箭射来,惊得小校直接来了个赖驴打滚才堪堪避开。

    “杀入南门!”

    邓艾没有理会避开了箭矢的小校,直接下达了新的军令。

    郝昭和石苞都在南门!

    要彻底攻破魏军大寨,就要先将南门的郝昭击破,这也是石苞提出侧翼突破的战术核心。

    突骑义从鱼贯而入,浑身上下皆是散发着骇然的气势。

    将是兵的胆。

    武将的统率重要,武勇更重要。

    “西门破了?”

    得到这个消息的郝昭,惊得眉头不断的颤抖。

    “退回中寨!”

    郝昭急忙下令。

    若继续在南门与石苞对峙,必会被前后夹击。

    郝昭反应快。

    邓艾的反应更快。

    还未等郝昭的军令传下,邓艾就已经策马杀至。

    “邓艾,在此!投降,不杀!”

    依旧是言简意赅的高呼,邓艾的目光盯上了郝昭的将旗。

    “好胆!”

    郝昭见邓艾杀至,顿知退不去中寨了,思绪急转间,郝昭的精神也崩紧,快速的指挥军士分兵抵挡。

    双方都是年轻一辈中的佼佼者。

    尤其是邓艾和郝昭,一个善攻,一个善守。

    矛和盾,谁更厉害?

    没有城池天险,郝昭再善守也没用。

    即便有城池天险,邓艾也敢攀木缘崖,甚至于毛毡裹身就敢滚下险坡,这狠劲儿放在任何时代都不容小觑。

    在这种情况下,矛与盾谁更厉害,比的是双方谁更勇猛谁更坚毅谁能撑到最后。

    这是一场双方都不肯放弃的厮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