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章 刘封兵困牵招,曹丕弃洛阳(求票) (第2/3页)
会受仁义束缚而与并州的世家大族相善。
刘封则不同。
若不是中原世家大族根基太雄厚,刘封甚至都想在中原,在并州玩这一手,除了要尽快占据并州外,也是在测试世家大族的阻挠力度。
就如同刘封借曹休之手在伪魏实施阉割版科举制一般,都是测试。
这些涉及到利益重新分配的变革,是不能在统一后测试的。
如光武帝在统一后想要度田,结果却因豪强抵制而使得百姓怨声载道,虽说最终依靠派兵镇压后成功度田,但也让光武帝惹了一身骚。
光武帝之前还有个叫王莽的,直接被坑得称帝没多久就举国皆反。
刘封想重新分配利益,最好的时间段就是统一之前,以征战的名义来完成变革测试。
尤其是刘备还活着的时候。
成功了,自然是皆大欢喜。
失败了,有刘备来打太极。
假如失败了,刘封就自请降罪。
刘备再降诏称:燕王急于诛灭伪魏,在征讨并州的过程中采用了激进的策略,严重的伤害了并州士民的感情,朕深感痛惜,决定对燕王实施惩戒,贬燕王为征北将军。又考虑到北伐伪魏需要燕王出力,故仍令燕王暂代大将军一职,望燕王能引以为戒,戴罪立功,莫要再恃功而骄伤害士民的感情。
官腔一打,刘封该干啥还是干啥。
假如刘备寿终正寝了,也还有刘禅来打太极。
即便刘禅压不住,刘封也不虚。
刘封以军功立世!
若不是刘封不贪恋帝位,这个位置刘禅坐不稳。
故而。
相较于商鞅这类助秦变法后被清算,刘封有太多自保的手段了:若尔等不听孤讲道理,孤也会些拳脚,打进去比考进去要容易多了。
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再加上无与伦比的军功,这都是刘封敢玩超前变革的底气。
不服?
憋着!
在刘封兵讨并州的期间,洛阳君臣就迁都之事也讨论了十余日了。
支持派和反对派,争得不可开交。
支持迁都的认为:洛阳毗邻函谷关,汉军士气正盛,倘若函谷关失守,洛阳则危如累卵,君子不立危墙之下,应迁都邺城以避锋芒。
反对迁都的认为:迁都会加剧汉室中兴的声势,会令士民离心,黄河以南更是没了险阻。
彼此之间,争论不停。
而对于曹丕想焚毁洛阳的想法也遭到了激烈的反对:董卓昔日焚毁洛阳是有不臣之心,焚毁了洛阳可以打击汉室的威望;如今的洛阳乃是曹魏重建,若是自毁洛阳,打击的是曹魏的威望,这是极为不明智的。
群臣的争论,让曹丕极为头疼。
曹丕甚至都想直接寻个理由离开洛阳,然后赖在邺城行宫不走了。
“子丹,先抽调大军入兖州吧。”
散会后,曹丕给曹真下达了新的命令。
既然群臣争执不休,那就直接来个釜底抽薪,先将洛阳的大军抽调去兖州布防。
洛阳没了大军驻守,持反对意见的文武都得掂量掂量,是留在洛阳担惊受怕,还是跟着曹丕迁都去邺城。
“一旦抽调大军,函谷关和伊阙关恐不能守。”曹真心有担忧。
迁都,曹真是支持的。
但迁都不意味着洛阳不驻兵,而是洛阳会由政治中心变为军事重地。
如今。
曹丕却要抽调洛阳的驻军去兖州,这等于是将洛阳彻底放弃了。
“不能守就不守,朕已经受够了反对了。朕才是天子!”曹丕语气森冷,显然对朝中持反对意见的文武很是不满。
按曹丕的想法,最多三天就应该达成一致意见。
结果十几天了都还在争论。
这已经严重迟滞了曹丕的迁都计划。
兵贵神速。
迁都同样得神速。
晚了。
就容易流言四起。
威望受损的依旧是曹丕。
见曹丕态度坚决,曹真欲言又止,没有出声反对。
“子丹,不要气馁。朕虽然败了,但大魏的根基尚在。等来日重振旗鼓,定可再夺回洛阳。等到了邺城后,朕会封你为上军大将军,总督大魏内外军务。”曹丕一边给曹真加油打气,一边给曹真许诺官职。
曹洪被变为庶人,曹仁也年迈不堪大用,曹休被刘封生擒过威望不足,夏侯尚又被刘封斩杀,曹氏和夏侯氏的其余文武,虽有些才能但都不堪大用。
如今曹丕能倚重且深信的也只有曹真了。
至于陈群、司马懿等人,终究是外姓。
这次迁都争议能持续十余日,最大的原因就在于陈群和司马懿,二人是坚决反对迁都的。
甚至于还“怂恿”曹叡也参与了反对,更是重提册封曹叡为太子一事,这让曹丕颇为恼怒。
往日,曹丕还不会多想。
如今,曹丕觉得陈群司马懿这是想让曹叡将自己取而代之了。
故而,曹丕一直压着册封曹叡为太子的事,就是不想被陈群司马懿等世家大族的文武裹挟。
即便司马懿与曹丕私交不错,在这等大事上曹丕也是谁都防着。
曹真抽调洛阳大军入兖州的动作,没有瞒过朝中文武,亦或者说曹丕压根就没打算隐瞒。
果然。
如曹丕所料:当曹真将洛阳大军一抽调,朝中反对的声音就变小了。
当朝中文武的利益受到侵犯时,反对是很正常的。
但生命受到侵犯时,先前争论的利益就不值一提。
“陛下这是铁了心要迁都啊。”
陈群和司马懿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无力。
虽然都是世家大族出身,但陈群和司马懿属于世家大族中的佼佼者,有进步野心的一类。
然而。
大部分的世家大族子弟,更侧重于怎么添置家业,什么国家大事,什么汉魏争锋,都不在考虑范围,偏安的心理也会因为曹丕迁都而不断的放大。
衣冠南渡的东晋士族,会偏安江南之地不愿北伐。
同样。
衣冠北渡的曹魏士族,会偏安河北之地不愿南征。
局势会变,人的秉性是不会变的。
可即便陈群和司马懿能看懂,又能如何呢?
如今的曹丕,已经被刘封给吓破了胆,根本不敢在洛阳与刘封争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