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章 刘封斩曹丕,刘备君临河北(求票) (第3/3页)
月涨水之季,亦是用水攻的良机。父皇可派人下发通告:三日后,决水淹城!”
虽说心中不忍,但刘备还是同意了刘封的提议。
战事持续的时间太久了。
久必生变!
万一如当年赤壁之战时的曹操一般,大军本来具备优势,结果却因水土不服而将士多疾导致军心涣散,最终被周瑜觅到机会一把火给烧了。
如今都打到最后一步了,刘备不能因为心中一点不忍就令将士受难。
“刘备要放水淹城?”
“当年先帝就决漳河淹袁氏,刘备若也决漳河,邺城如何能守?”
“刘备不是自诩仁义吗?怎也会行此毒计?”
“刘备是仁义不是愚蠢,这是攻心计,三日后若是城内没人当内应,那都是刘备的敌人,既然是敌人,何必讲仁慈?”
“听说南门守将昨夜直接带着家眷往北门跑了,我们要不要跑?”
“不能再等了!生擒司马懿,献城投降!”
“.”
邺城南门。
司马懿一脸凝重的看着城外黑压压的大军。
邺城谁都可以降,司马懿不能降。
降就是死!
当刘封屠戮温县司马氏时,司马懿就明白:司马不死,刘封不安!
虽然不知道为什么刘封会如此忌恨司马氏,但司马懿想要活命就不能放弃邺城。
“拖到大雨霖日,刘备将士生疾,粮草难运,必然退兵。”
司马懿默默的计算着天时。
夏季多雨。
刘备的兵马又多南兵。
司马懿赌的就是刘备的兵马水土不服。
正盘算间。
一小校急急而来:“将军,不好了!有叛贼正在围攻将军府邸,声称要擒了将军家眷献给刘封。”
司马懿脸色大变,不敢再呆在南门。
临走之时。
司马懿又仔细叮嘱司马师:“我一走,必会有宵小想要趁机偷开城门。你守在此地,有敢叛乱者,格杀勿论!”
司马师持弓在手:“阿父放心,我定会守住此门!”
如司马懿预料。
司马懿前脚刚走,后脚就有想要进步的魏卒叛乱。
“一群废物,也敢在我面前张狂。”
司马师抬手一箭就将为首者射杀,又令左右亲兵将其余叛乱者尽数射杀,震慑南门众魏卒。
只是这等强硬的手段,能压住一部分人,压不住全部人。
一小将提刀大呼:“守城是死,不守城也是死,既然都是死,何不拼死以求富贵?杀了司马师,我等同享富贵!”
司马师大怒,一箭射向小将,却被小将躲过。
小将趁机回射,正中司马师左眼。
“天助我也!杀!”
见司马师竟然被射中了,小将只感觉如有神助,连忙兴奋大喝。
周围魏卒一看,顿时也兴奋了。
若不是司马懿父子拦着,众人早就开城投降了。
心底的怨气也日积月累,早就到了临界值了。
司马懿在时,不敢反抗。
司马师健全时,不敢反抗。
如今司马师瞎了眼,再不敢反抗那就真是不想活了。
司马师怎么也没想到,竟然会被个无名之辈射中左眼!
吃痛间。
司马师挥舞长矛,试图抵挡魏卒的进攻。
奈何左眼吃痛,魏卒火气又大。
片刻间。
司马师就被愤怒的魏卒乱刀砍死。
任你是世家大族出身还是聪慧过人的天赋,当军心不稳时,连张飞这等猛将都能被砍死,更遑论司马师了。
随着司马师一死。
邺城南门也随之开启,早就在城外等待的汉军,鱼涌而入。
此刻的司马懿还不知道南门变故,更匆匆返回府邸扫灭叛军。
见带队的竟然是文钦,司马懿的瞳孔瞬间收缩,喝骂道:“文钦,陛下待你不薄,你为何要反?”
文钦大笑:“待我不薄?呵呵,家父文稷,屡有战功,曹丕却怀疑我参与了魏讽谋反,几近将我拷打至死。
曹叡更是妄想以小恩小惠笼络于我,既然待我不仁,我又岂会有义?今日我就要拿你之首级,换我今后的富贵。”
司马懿又气又怒,指挥军士与文钦厮杀。
然而。
文钦本就以骁勇闻名,若不是受魏讽案影响,现在也必然是位居高位。
司马懿麾下虽然也有悍将,但不是文钦能比的。
能生出有文鸯这个有“小赵云”之称的猛将,这跟文钦本身的骁勇也是息息相关的。
不多时。
司马懿的兵马就被文钦击溃,文钦更是策马直冲司马懿,直接将司马懿给拉下了战马。
“给我老实点!”
看着悬在脖子上的矛尖,司马懿绝望的闭上了双眼。
我之计划,竟毁于这莽夫之手!
文钦可不管司马懿如何想,直接派兵入内将司马懿全家老小尽皆斩杀。
用文钦的话来讲:汉皇帝陛下仁慈,见司马家老幼可怜,定不忍心斩杀;可我不能让司马家的小崽子们长大,否则今后等我老了,岂不是反被报复?
得知文钦将府内老小都屠了,司马懿只感觉两眼一黑,看向文钦的眼光仿佛要吃人一般。
“算了,还是直接杀了,以免夜长梦多。”
文钦被司马懿盯得心慌,直接一矛结果了司马懿的性命,让司马懿全家整整齐齐。
随着城内反叛四起以及汉军相继入城,驻守在东门的曹休也不敢再守了。
曹休直接招呼了百余骑,连家眷也不敢带,直接弃城而逃。
曹叡等人,则是带了一部分家眷和官吏走北门逃窜。
不到半个时辰。
汉军就彻底控制了邺城。
投降的以及来不及逃走的曹魏官吏及其家眷,尽皆被俘,也包括了尚书令陈群。
到了黄昏。
城外的刘备,带着刘封、刘禅、关羽、赵云等人,齐入邺城。
刘备不是第一次来邺城了。
昔日官渡之战前夕,袁绍更是出邺城二百里迎接刘备。
睹物思人。
想起昔日之事,仿佛犹在眼前。
世事无常。
袁绍死了,曹操也死了,曾经在袁绍和曹操夹缝中生存的刘备则以胜利者的身份再次入了邺城。
刘备以大汉皇帝的身份,君临河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