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2章 五万雇员的巨头 (第1/3页)
与此同时。
陈光良在巡视着长江工业集团的产业,这家集团旗下产业众多,是最为复杂的一家企业。而且陈光良也在为这家集团考虑‘逐步转型’,否则必然被时代所抛弃。
这天。
陈光良带着儿子陈文恺,来到尖沙咀星光行的一家优衣库,两人很低调,并没有带管理层,仅带着便衣保镳。
这是一间二千平方尺的二层服装门店,也是优衣库的一个特色——至少满足1000平方尺的大小,且要位于闹市区或购物中心区域。
所以目前优衣库发展两年时间,一共是拥有三家门店,分别位于中环的保利大厦一楼(和长江广场相连)、百德新街商业综合项目的铜锣湾地带购物中心、尖沙咀的星光行一二楼。
看似只有三家门店,但陈光良和陈文恺走进星光行的优衣库时,立即感受到这里的火热——市民和游客将这里占领。
“欢迎来到优衣库,喜欢可随便试穿!”店员见有人进来,便热情的招呼。
一般顾客听到这句话,就会稍稍放下心来,毕竟就怕试穿完不买,而遭到店员的白眼。
随后,陈光良和陈文恺在店内随意的逛了起来,也没有人认出两人。而且两人能感受到一种购物的轻松,没有跟着店员推销,真的可以随意的逛和试穿。
整个店内分为男装、女装、童装,并提供购物篮,这种是家庭购物比较喜欢的,一次性可以给家人买齐衣服。
而衣服都采取迭放在货柜里,基本都跌的整整齐齐,个别有顾客刚刚试穿和尝试过所以是乱的,但这反而让人没有负罪感,可以拿起来比划比划。
当然,也可以看到店员正在微笑快速迭好衣服,动作娴熟,丝毫不影响客人的购物体验。
“小姐”陈文恺假装顾客,向店员招招手。
“您好,有什么需要帮助?”
陈文恺故意说道:“我不知道该穿什么尺码!”
女店员马上微笑指着衣服上的尺码贴,说道:“先生,这上面有我们衣服的尺码,这里还贴着对照表,可以根据你的身高和体重来选择尺码。如果不合身,再选择大一号和小一号的尺码。”
陈文恺恍然大悟的说道:“好,我知道了!”
“有什么需要你再叫我”店员马上离开现场。
这种风格让人逛的很轻松。
此时的优衣库,实际上就已经和后世的优衣库差不多,只不过此时还没有‘迅销’的说法而已。这个店内的服装款式,都是从欧美杂志或时装秀上面扒下来的,然后二次创作。当然关键的设计理念,是简约舒适,这是优衣库服装的核心理念。
稍后,陈光良和陈文恺并没有试衣服,而是在收银台这里站了一会,然后便走出店外。自始至终,没有不好的购物体验,这让陈光良很满意,他将这个品牌创办成功了。
而里面收银台忙碌的场景,也让优衣库成为香港的一个畅销品牌。
“文恺,你有什么想法?”
陈文恺马上说道:“优衣库是一个成功的品牌,接下来我认为依旧继续保持三家门店,不用基于扩张,毕竟才成立两年多。细节上的话,依旧是继续保持现有的服务,定期给员工们培训,并且提高员工们的责任心这些做好后,再考虑开设第四家门店,或者去海外开设门店。”
陈光良点点头,说道:“扩张确实不能急,等七十年代中期再朝海外扩张吧。走,我们去新丰纺织集团。”
“好的,爸!”
如今在服装品牌上,新丰纺织集团已经拥有鳄鱼恤、优衣库、Travelpro拉杆箱,这三个品牌已经建立起来。
其中鳄鱼恤已经在亚洲发展起来,Travelpro行李箱更是世界知名且专利费一直在收,而优衣库则是未来。
来到新丰纺织集团,总经理林建云已经召集一些纺织面料工程师,在一间办公室里。
陈光良说道:“这次召集大家,是我想成立一个‘面料研发小组’。我想大家都明白,香港的毛纺企业很少,这是因为羊毛等材料昂贵和渠道的限制。所以我想研发一款产品,可以替代昂贵的羊毛衫面料,让全世界寒冷的地方感受到温软。”
此话一出,大家面面相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