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2章 五万雇员的巨头 (第2/3页)
有工程师说道:“陈生,我们本身也不做毛纺,对这方面的技术薄弱。”
也有工程师说道:“羊毛的替代品,这怕是不太可能吧?”
陈光良见大家的样子,并不感到失望,毕竟有眼光、有魄力的难求,不然这个世界就不会只有少数人能发财了。
他笑着说道:“我想说的是,没有什么不可能。采取聚酯纤维(PET)为主要材质,部分原料采用回收塑料瓶,研发出一种是羊毛保暖性两倍,棉花保暖性四倍的新型面料。它要柔软、轻盈、快干、易洗、在受潮时依然可以御寒、比美利奴羊毛的御寒性高两倍。类似抓绒面料,它长得像毛絮,由一层绒毛和一层底布构成的总之,这是一款新型面料,集团会对这个项目提供长期的支持。”
林建云马上说道:“新型面料的研发,一开始总归是毫无头绪,但我们至少有一些方向了。而且集团愿意投入研发成本,所以这个项目组接下来会成立,大家有兴趣可以加入。”
几名工程师一听陈光良的话,就感兴趣起来,主要是老板说的,似乎已经发明好了似的,大家顿时激情起来。
真能研发出这样的材料,比买几年衣服还会赚钱,因为这种面料的需求很大,哪怕是军队都需要。
说实话,也只有新丰纺织这种大型纺织集团,且一直拥有成熟的研发团队,才能真正投入研发;换做香港的其它纺织企业,一定不会做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情。
另外一方面,新丰纺织集团也不是忙碌的研发,毕竟有陈光良提供的方向和一些信息,这样会节省很多时间和研发费用。
当然陈光良也不急,五年研发出来都是可以接受的。
至于陈光良为什么知道摇粒绒的大概原材料,很简单,前世他买的优衣库摇粒绒总是放电,就特意了解过这方面的资料。更何况,纺织品一盘也是由涤纶,即聚酯纤维,重点是什么样的形态而已。
而摇粒绒之所以静电很多,主要就是它是由一层绒毛和一层底布构成的,之间互相摩擦时,就会导电。
如果真能研发成功,二十年的专利权,足以让一家大型纺织集团获利上亿美金。这玩意可是很珍贵,哪怕美国军队到时候都要采购这种面料,因为御寒、轻便等特性。
新丰纺织集团、荣昌重工集团、华泰集团、美的集团,这四家集团企业已经成为长江工业集团的子公司。
如果将这四家集团分拆,每一家集团都是香港工业的前五企业,可能就是香港四大工业集团。
四家工业集团总用工人数超过5万人,而香港制造业的注册工人为55万人,长江工业集团就占了10%;更重要的是,这四家工业集团的生产总值,可能占香港15%左右。
这就证明,长江工业集团的附加值,是远高于香港其他企业的。
可以说,陈氏家族跺跺脚,香港都要震一震。
新丰纺织集团,是抢的前世香港纺织业的份额吗?
是,也不是。
这一世香港的纺织业,一定是比前世出口份额更高;当然由于‘欧美市场的限制’,提高的程度又有限。
所以对一些原本的纺织大亨,还是有影响的,那就是他们的份额减少,例如林百欣家族、陈廷骅家族等等。
荣昌重工集团,是抢的前世香港重工业的份额吗?
一小半是,一大半不是。
是的那一部分,自然包括钢铁冶炼、部分电机份额等;不是的就很多,仅荣昌游艇养活着五六千的制造业工人,便是前世没有的,还有很多部分也是香港前世没有或者份额没有那么多的。
目前的重头戏当然还是华泰玩具的发展,全球的芭比娃娃生产、全球的小马宝莉生产,这些前世基本都是日本玩具厂代工的。并且,还替欧美其他玩具厂商代工。
更重要的是,华泰玩具拥有自己的‘品牌’,魔方、抓娃娃机、积木玩具、轨道玩具等,如今还拥有变形玩具等产品。
而且,华泰玩具还有旗下的‘漫客世界出版社’,也有自己的零售品牌——孩子王,形成一条龙的发展。
华泰集团如今也是用工大户,足足上万工人,间接为其打工的还有数千妇女(在家组装)。
陈文恺来到华泰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