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彩页文学 > 从上海滩的人力车夫开始崛起 > 第493章 华人股神

第493章 华人股神

    第493章 华人股神 (第3/3页)

家大型投资控股企业,这是他的目标。

    春,香港大屿山北岸的愉景湾,青山环抱、碧海粼粼。

    长实集团旗下香港兴业打造的高尔夫会所与游艇码头正式开业,受邀的香港富豪名流们乘游艇齐聚,在海风与绿意中,见证这片“离岸岛屿的城中之城”的亮相。

    上午十点,高尔夫会所前的广场上,香槟塔与花艺装置相映,工作人员身着笔挺制服迎客。

    会所采用米白色石材与落地玻璃窗,兼具欧式典雅与现代化通透感,内设 18洞国际标准高尔夫球场——球道沿山势蜿蜒,一侧是海景,一侧是绿植,步步是景。

    “陈先生眼光真毒!”恒基兆业李兆基感慨,远离市区打造顶级豪宅区,唯有陈氏家族有此魄力。

    新世界郑裕彤则说道:“据说初步投资就高达三亿多,而且这还是见不到钱的投资,也就是基础建设。”

    几个新兴地产商人不由得惊叹,内心也在庆幸——这些资金拿来发展香港住宅,他们哪里还有蛋糕分啊。

    走进会所,一层宴会厅可容 200人用餐,水晶吊灯与银质餐具尽显奢华。

    愉景湾高尔夫会所入会门槛极高,可以用苛刻来形容。即便如此,不少富豪当场表达入会意愿:“这里不仅环境顶尖,更是结交人脉的顶级社交场。”

    不远处的游艇码头,上百艘香港品牌游艇停靠,香港兴业安排观光艇带宾客沿海游览,白海豚偶尔跃出水面,引得阵阵惊叹。“以后周末来这里出海,比维多利亚港清净多了。”一位船运大亨说。

    庆典过半,宾客乘复古观光车游览项目。

    车行至会所西侧,几十幢低密度小洋房正在施工,灰色屋顶、浅色系外墙,每幢带独立庭院,间距宽敞,与市区“鸽子笼”形成鲜明对比。

    “这些低密度洋房,仅临高尔夫球场,每幢两层,建筑面积5000多平方尺”项目负责人介绍。

    车厢里议论纷纷:

    “这么大的房子,不知道价格怎么样”

    “不会贵吧,这里只能靠码头去中环,交通是硬伤”

    观光车行至球场东侧山脚,六幢现代简约风格独立别墅藏于绿荫中,每幢配无边际泳池与观景露台,视野俯瞰整个愉景湾。

    “这是香港兴业的自留物业,对外出租为主”

    负责人话音落,宾客暗自咋舌——恐怕是陈氏家族将最好地块留作自用,更显愉景湾的顶级定位。

    庆典尾声,香港兴业总经理致辞:“我们要为精英阶层打造‘离尘不离城’的居所,不追求高密度,只保留自然风貌。”

    当晚,会所举办盛大晚宴,灯光照亮球场夜空,宾客举杯畅谈,满是对愉景湾的赞叹与对洋房的期待。

    1971年的这场开业,不仅为香港富豪圈添了一处顶级社交场,更揭开陈氏家族打造“世界级豪宅区”的序幕——这片山海秘境,自此成为香港地产史上的传奇开端。

    在3月份(1971),香港第三家证券交易会——金银证券交易所宣布成立。

    对此,陈光良看完新闻是露出了笑容。

    他希望香港的股市越火热越好,这样他才能在这一波‘洗劫’大量的财富。例如1970年的股市成交额,仅为78亿港币,那么陈光良家族的庞大资本,很容易造成影响。

    但陈光良知道,接下来每年的股市成交额,将呈现出成倍成倍的增加;例如前世1972年的成交额是455亿,那么这一世的1972年可能达到500亿以上,因为香港的财富比前世增加了。

    而前世1973年的第一季度,交易额便高达150亿以上。

    如此高的成交量,陈光良家族获利5亿港币,算是不会造成塌方。

    至于怎么赚,其实就是很简单的方式——现在每上市一家企业,‘陈光良家族办公室’的资金就会买入这家企业的一定股票,等到平安指数达到一定的程度,便顺势抛售掉。

    抛售的时机,其实很好把握,无非就是平安指数达到1200以上,便可以持续套现;亦或者,香港炒股已经到了疯狂的程度,市井之人纷纷跟进的时候,差不多就是套现的时候。

    历史再怎么改变,很多规律是无法改变的。

    目前,陈氏家族投资香港股市分为两部分:平安投资、陈光良家族办公室。陈光良将这两部分分配好,投资并不重合。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