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 下一个巨星车手(10K) (第1/3页)
“陈向北加油,你是中国赛车的骄傲!”
“北,我是你的忠实粉丝,争取首战得分!”
“冬测新秀第一,北你一定会成为下一个赛车巨星!”
“加油,曾经的车手北,现在的中国车神北!”
疯狂的加油跟欢呼声响彻整个接机大厅,同时还有各种海报跟HRT车队周边抵了过来,希望陈向北能签个名。
整个冬歇期两个多月时间,HRT相比较其他车队,其实并没有完全放假陷入停滞状态。
老板卡拉班特跟中方股东商议,几乎拿出了耐克以及英特尔赞助的全部收益,重金挽留了大部分研发人员驻守总部基地组装风洞。
同时布里亚托利这个意大利老流氓,玩归玩,闹归闹。
他在拥有陈向北跟车队部分收益分成的情况下,冬歇期间积极打通了HRT车队周边的授权跟生产,包括且不限于服饰、头盔、赛车模型等等。
另外布里亚托利对广告赞助商来者不拒,陈向北本以为自己成为F1车手,赛车以及赛车服广告逼格起码要提升三五个档次。
以前陆晓曼拉来的什么火锅店、美容院这些,随着一年合同到期应该不会再出现在赛车服。
结果万万没想到,布里亚托利变本加厉!
什么化肥厂、农业公司也就算了,成人用品跟菠菜网站都不放过。
简直就是后世没有阿罗赞助,穷到饥不择食的索伯一样。
原本黑橙配色,看起来十分有色彩美学的HRT赛车,如今贴满了各种花花绿绿的品牌LOGO,很像是街头电线杆上面的小广告。
对此花布有着一套自己的哲学,那就是有钱不赚王八蛋。
赛车跟赛车服上面空着也是空着,还不如把价值最大化赚了钱再说,反正都是一年一签的短期小合同。
只要今年HRT车队能跑出成绩,明年车队赞助商的逼格就会大幅度提升。
当然,想要继续打广告也不是不行,不过得加钱!
虽然布里亚托利的吃相很难看,但凡事就怕一个对比。
相比之下同为去年宣布加入F1的“新军”车队,莲花跟维珍别说是展开商业运营跟风洞建设,连最基本的赛车零部件供应商问题都没能完全解决。
莲花那边正在跟红牛进行协商,讨论下个赛季使用红牛的变速箱以及液压系统,来提升赛车的竞争力。
维珍这边同样跟迈凯轮合作,打算11赛季借用位于迈凯轮总部沃金的风洞,同时租借一批迈凯轮的工程师,来帮助自己完成车队建设。
也就是说这两支车队,研发部署迈入正轨,最快都得明年,还不一定能完全达成既定目标。
相反布里亚托利的逐利本性,再加上他的铁腕管理,让HRT车队以最快速度追上了主流集团,并且拥有了盈利能力跟一战之力!
说实话,看着HRT车队大刀阔斧的改变,陈向北觉得自己给出百分之二十经纪分成,这笔钱花的挺值。
毕竟很多时候车手的价值,建立在车队的成绩上面。
没有成绩的车队,会连带车手一文不值。
哪怕仅仅只是过去十几年,都没有几个人能记得,10赛季莲花跟维珍车队是哪几位车手。
……
“谢谢,感谢大家支持。”
陈向北面对簇拥的粉丝,只能不断点头示意,同时手上签名动作没停过。
直至车组成员感觉登车的时间不够,才把他从人群之中“解救”出来。
坐上前往赛道大巴车,花布满脸笑容的问道:“北,成为明星的感觉怎么样?”
“不太适应。”
陈向北很坦然的回了句。
听到这个回答。布里亚托利撇嘴道:“北,你骨子里面还是有着中国人的传统内敛,要试着放开点。”
“记住,习惯成为明星跟偶像!”
现如今已经步入网络时代,酒香不怕巷子深的时候已经过去。
热度就代表着商业价值,花布希望陈向北永远处于话题中心!
对此陈向北仅是笑了笑没有多言,他好歹有着后世的经验哪能被轻易忽悠。花布这老流氓尝到了经纪人的甜头,开始想方设法搞饭圈经济榨取剩余利润了。
大巴车行驶了半个多小时的样子,众人抵达了巴林的萨基尔赛道。
巴林大奖赛04年举办第一届,刚好跟中国大奖赛加入F1赛历同一年,属于一条相当“年轻”的赛道,没有悠久的历史底蕴,更没有诞生过什么经典赛事。
正常情况下,就是个无名小辈的类型。
但是,架不住巴林有钱!
萨基尔赛道登陆F1赛历第二年,就抢了澳大利亚阿尔伯特公园赛道的揭幕战头衔。
要知道对于F1这种全年大奖赛而言,除去诸如摩纳哥这样有历史光环加成的特殊赛道,揭幕战跟收官战的影响力和收视率最高。
巴林就这样抢了揭幕战,至于它为什么不抢收官战?
就在于F1收官战被另一个更有钱的中东土豪夺得……
阿联酋的阿布扎比赛道,09年才加入到F1赛历里面,当年就抢了之前一直在巴西跟日本举办的收官站。
肆无忌惮的展现了什么叫做有钱,就是可以为所欲为!
巴林竞争不过阿联酋的收官战,单单一个揭幕战头衔还不满足,于是花费重金让自己变成了F1测试赛道,从此往后每年F1冬测,基本上的就是在萨基尔跟加泰赛道交替进行。
由于萨基尔赛道位于中东,陈向北上辈子最高只跑过F2,这条赛道对于他而言完全陌生,甚至于就连巴林这个国家他都从来没有来过。
面对这条沙漠中凭空建起的F1赛道,陈向北用着好奇的眼神四处打量,给他带来的第一印象便是空旷!
没错,除了维修通道跟看台,周边几乎看不到任何建筑的存在,甚至于就连树都没有几棵,远处还能看到一片片隆起的沙丘。
另外更重要一点,就在北半球的欧洲这个时候处于冬季,哪怕号称四季如春的加泰赛道,事实上温度也就在十几度上下徘徊。
巴林赛道刚下车,就感受到一股热浪逼人。
这对于方程式赛车而言,绝对不是什么好消息,车手需要极其注重轮胎管理以及窗口期。
由于揭幕战的缘故,各支F1车队有着充足设备转运跟准备时间。
HRT的主要车组成员,先于车手跟策略组成员,抵达了巴林萨基尔赛道完成P房搭建。
陈向北等人抵达的时候,各项赛车设备已经完成了装配调试。技师组正在给两辆赛车贴正式车号,以及“源源不断”的赞助商品牌LOGO。
这个时代F1车手没有自由选号的权力,FIA会按照上一年成绩来进行依次排序,世界总冠军车手有资格使用1号赛车,他的队友则是2号赛车。
并且这个规则在自由选号时代依旧延续了下去,比如维斯塔潘事实上就拥有两个车号,自己选择的33号,以及总冠军车手赋予的1号。
“新军”车队没有历史成绩,自然就无法遵循前一年的车队比赛排名,按照惯例会顺延到最后的数字。
只不过就跟中国人很多楼栋,会用3A或者直接跳过4楼这种特殊号码一样,13号这个车号在欧洲也没人用,直接从12号跳到14号车手。
历史上10赛季的12号车手是雷诺车队佩德罗夫,14号车手则是印度力量的车手苏蒂尔,没有13号车手。
如今随着陈向北的到来,FIA省去了跳数字的麻烦,反正中国又不讲究这些,他已经习惯了自己的13车号。
另外某种程度上来说,陈向北还占了点便宜。
原因在于围场默认车号靠前的车手,将是车队的一号车手。
陈向北拿到13车号,就意味着特鲁利只剩下14车号。
虽然两人在加泰赛道的对决,遭遇爆缸这种意外情况被迫中止,名义上并没有分出一二号车手。
但是当这个车号出现,外界都会默认陈向北才是一号车手。
至于特鲁利本人没有作声,不知道他是选择默认,还是觉得车号的顺位无关紧要。
事实上类似情况F1历史上有很多,特别是随着车手自选车号时代到来,就更难以用数字来区分车队的一二号车手,这时候往往就会用HALO系统的T架颜色来区分。
1号车手用红色,2号车手用黄色。
可是汉密尔顿就不喜欢用红色,他觉得跟自己的时尚风格不搭,大多数年份使用二号车手的黄色。
“北,去走赛道吗?”
奥德托开口询问了一句,已经有很多车手正在赛道上步行。
“嗯。”
见到陈向北答应,陆晓曼赶紧喊了句:“等等我。”
一边说着,一边从行李箱里面拿出来一台单反。
这是布里亚托利交给她的新任务,那就是“兼职”车队摄影师,尽量多拍摄一些陈向北的照片进行宣传。
用花布的话语来形容,HRT车队不养闲人,总得安排点事情做。
另一间P房的特鲁利跟他比赛工程师索特,做出了跟奥德托同样的决定,那就是抓紧时间走一圈赛道,收集关于路面跟弯角的信息。
自从冬测结束之后,陈向北跟特鲁利就没有任何的联络,两人虽然有着队友关系,但在花布老流氓的挑拨跟拱火之下,实际上跟陌生人没什么区别。
巴林萨基尔赛道全长5.412公里,拥有15个弯角以及三段长直道。
整条赛道布局相对均衡,超车点非常之多,大多数车迷视为观赏价值最高的赛道之一。
赛道特性方面没有太多需要注意,均衡且全面的赛道就意味着车手必须没有短板,关注点更着重于气候因素以及路面环境。
“北,你对萨基尔赛道应该很陌生吧?”
奥德托开口询问了一句,从下车之后陈向北那四处打量的动作,就能感受到他的新奇状态。
说实话,欧洲时期奥德托很多时候都怀疑,陈向北是不是跑过部分赛道,根本就不像是新秀上手的熟练度,仿佛一切都在掌控之中。
唯有萨基尔赛道,他看到了一个新人应有的模样。
“嗯,很陌生。”
陈向北点头承认。
“车技方面没有讨论的价值,弯道等练习赛再来调校。”
“赛道需要注意的地方我只给你说三点,第一点地面温度非常高,会加剧轮胎退化速度,比赛开始就得做好轮胎管理的预案。”
“第二点赛道上会有风沙存在,它们会降低赛道抓地力,导致排位赛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