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彩页文学 > 我在印度当老爷 > 第405章 欺骗的土壤

第405章 欺骗的土壤

    第405章 欺骗的土壤 (第3/3页)

所饱含的那种与真实感受到的挑衅所不相称的愤怨。

    让渴望者们既感受到力量,又感觉到被排挤,并且让全世界的人见证新兴小资产阶级急于表达他们的受挫感,对自己未能成为精英而愤愤不平。

    然而当面对那些真正的贫困时,他们却异常冷漠,甚至麻木不仁。

    每一个传销头子,都是心理学大师。

    这点就连罗恩都不得不佩服,他非常善于抓住人心。

    同样是基于传销来建立自己的商业帝国,阿林丹姆其实比北方邦的罗伊操作的更精巧。

    罗伊的撒哈拉金融公司,利用的是旁氏骗局,也就是人们心中的贪婪。

    这相对而言较为粗暴,金钱的痕迹太重。

    阿林丹姆则纯粹是靠营销,靠中产阶级心中的不满和急于向社会表现的心理。

    他们心肝情愿的维护他,任何对阿林丹姆不利的言论,都会引来他们激烈的反抗。

    如果罗伊的撒哈拉储蓄用户,知道这是一个骗局,他们还会维护他吗?

    瞧,这就是两个骗术大师的本质所在。

    只是罗恩反倒认为罗伊的撒哈拉会屹立的更久,因为他懂得让钱动起来。

    阿林丹姆如果迟迟不能解决学生的就业问题,哪天他的商业帝国崩塌也不奇怪。

    随着毕业的学生越来越多,总不能都塞进普兰曼公司。

    只进不出,会让人工成本增加到惊人的地步。

    确定了那所商学院完全是个骗局后,罗恩给阿林丹姆递了话:那天就当他没去过。

    否则这家伙狗急跳墙之下,会把罗恩当成学院的广告招牌也说不定。

    苏尔先生亲自考察过!

    仅这一句话就够了,印度人的盲从是狂热的。

    罗恩的名气太大,他搞得是人人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业,有政府背书的。

    阿林丹姆稍微蹭一蹭,就能让他的商学院峰回路转。

    啧,罗恩自己也没想到,这个声名鹊起的阿林丹姆是个假把式。

    不过考虑到这里是印度,一切又都说得通了,毕竟有撒哈拉的罗伊“珠玉在前”。

    马尔雅那家伙虽然介绍的人不靠谱,罗恩却也没想着收回自己的承诺。

    一方面他知道对方不会如愿以偿,印人党高层不会放开古吉拉特邦禁酒令的。

    另一方面也是因为马尔雅的份量比阿林丹姆重的多,他也是搞实业的,尽管是做酿酒生意。

    在印度,为什么如塔塔、信实、苏尔这样的集团更受欢迎,不是没有道理的。

    骗子太多,虚拟的资产,很多人根本没法分辨真假。

    实实在在的工厂就一眼明了了,他们也更受到政府的重视。

    已经临近年底,罗恩没打算回北方邦,或者去孟买。

    孩子还小,伊莎也在养身体,索性在新德里多待几个月。

    不过他没回去,不代表北方邦那里没有动作。

    穆纳已经和那个德瓦拉姆接上头,后者曾领导过红高粱农民在勒克瑙举行过示威游行。

    他果然是有政治野心的,在罗恩稍微试探后,就积极的跑去接触进步党。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