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彩页文学 > 我爹是崇祯?那我只好造反了 > 第一百九十一章 银子、灾民、土豆和红薯!

第一百九十一章 银子、灾民、土豆和红薯!

    第一百九十一章 银子、灾民、土豆和红薯! (第3/3页)

两个精致的食盒。

    当食盒在他们面前缓缓打开时,只见出现在他们面前的赫然便是一盘蒸土豆和一盘蒸红薯。

    土豆每一颗都圆润饱满,大小均匀,显然是精心挑选过的。

    表皮被蒸得微微起皱,带着一种质朴的质感,同时散发着土豆特有的清香。

    再看旁边的蒸红薯,红薯表皮泛着微微的光泽,像是被一层薄薄的糖衣包裹着,显得格外诱人。

    薛国观满脸笑意,热情地招呼道:

    “诸位,这两种作物成熟之后,我就派人特意弄了一些过来。”

    “大家先尝尝,然后再讨论接下来的事情。”

    说完,薛国观也不顾及自己内阁首辅的身份,直接拿起一个土豆就啃了起来。

    看到这一幕,其他人都面面相觑,一时间有些不知所措。

    原因无他,实在是这吃相太过于不雅观了,试问哪个内阁首辅能如此不顾形象,拿起东西就往嘴里塞呢?

    不过一旁的李邦华可不在意这点,他早已被好奇心驱使,也有样学样,伸手拿起一个红薯就啃了起来。

    入口的瞬间,香甜的味道瞬间在口腔中弥漫开来,甜度恰到好处,不会过于甜腻,是那种自然的甘甜,伴随着丝丝缕缕的薯香,简直让人回味无穷,

    那浓郁的香甜味道瞬间征服了他的味蕾。

    李邦华忍不住大声赞叹道:

    “真没想到这东西居然如此甘甜,实在是令人惊喜!”

    其他人听到这话,也都按捺不住内心的好奇,纷纷放下了平日里的矜持,也顾不上什么礼仪了,纷纷伸手拿起一个吃了起来。

    土豆和红薯两种不同的食物,各有各的独特味道,一时间让众人惊叹不已,屋内充满了此起彼伏的赞叹声。

    等到各自吃完,众人还有些意犹未尽。

    内阁大臣范景文满脸感慨,不禁长叹一声说道:

    “哎!真没想到大明居然会有这样神奇的作物,要是早些把这些东西推广开来,大明哪里还会有灾荒,百姓也不用受那么多苦了。”

    这句话仿佛说到了众人的心坎里,得到了在场其他人的一致认同。

    毕竟他们刚才都已经亲身尝过味道了,这东西虽然味道有些清淡,但确实可以当作食物食用的。

    再说了,如今百姓穷得都快饿死了,能有口吃的就已经是莫大的幸福了,哪还有什么可挑剔的呢?

    关键是这玩意儿产量实在太高了,种上一亩地,说不定就够一家人吃了。

    只是在保存方面可能需要多下些功夫,比如如何防潮、防虫等问题,还需要进一步研究探讨。

    紧接着,不等其他人再次开口说些什么,户部尚书倪元璐就直接站了出来,神色坚定地说道:

    “诸位,这第三件事情我看就不用再过多商量了,从今日开始,户部就会全力以赴在全国各地推广这种农作物。”

    “除了保证辽东地区的种子供给之外,所有的种子都由户部统一管理,然后推广到全国各处。”

    众人听到这话,也都纷纷点头同意。

    就这样,圣旨要求的事情,毫无阻碍地顺利通过了内阁的决议。

    整个过程仅仅只用了不到一个时辰的时间,这般高效,着实令人惊叹。

    这是因为这些大臣平日里或许因立场、观念等因素存在些矛盾。

    可一旦涉及关乎天下百姓生死存亡的大事,他们内心深处那份对家国的责任感与使命感便会被瞬间点燃,毫不犹豫地摒弃之前的成见,全心全意的为国家办事。

    不得不说,此时的内阁和六部,还是相当团结的!

    当然,这其中多半是朱慈烺的功劳。

    要不是他之前杀了不少官员,内阁和六部未必会有眼下的团结

    事情讨论完毕,就在李邦华和倪元璐准备起身告辞时,一直没有说话的内阁大臣张志发像是突然想起了什么重要事情,皱了皱眉头问道:

    “对了,陛下和太子有没有说什么时候回来?”

    “这都出去快一个月了,如今辽东这场仗打赢了,总该尽快回来了吧。”

    说这话的时候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关切与忧虑,毕竟皇帝和太子都在外面不回来,这始终不是个事儿啊!

    哪怕有一个人回来也好啊!

    薛国观听到这话,随即便摇了摇头说道:

    “这件事情圣旨中倒是没有提及,不过应该快了吧?”

    其他人听到这话,相互对视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无奈,随后也没再说什么。

    毕竟这两位要是不愿意回来的话,他们这些做臣子的还真没办法。

    与其操心这种事情,还不如好好的处理朝政,把自己手头的事情做好,为太子和陛下分忧。

    片刻之后,李邦华和倪元璐起身告辞,内阁几位大臣又开始处理起了公务。

    不过胜利的喜悦依旧不断在京城蔓延着,而且很快就会蔓延到整个大明!

    毕竟如此大胜,内阁肯定是要昭告天下的。

    到时候整个天下都会知道这件事情!

    时光匆匆,转眼间又是两天之后。

    朱慈烺远在辽东,依旧每日都在忙碌于战后的诸多事务。

    虽不他暂时不知道京城那边的具体情况,但他大概也能猜到内阁接到圣旨后,应该会迅速行动起来。

    毕竟圣旨所提之事皆是国家大事,而且也都合情合理,内阁肯定不敢故意刁难,必然会尽快实施。

    事实也正如他所料,京城那边正有条不紊地推进着各项事务,一切都在朝着好的方向发展。

    而这两天的时间里,朱慈烺也没闲着。

    虽说辽东尚未完全平定,但总的来说大局已定,战后的重建和论功行赏等事宜也该提上议程了。

    不过战后重建这种事情有洪承畴在,朱慈烺也懒得去管,他只管论功行赏这件事情。

    或者说的再直白一点,其实就是之前提及的封爵之事。

    说起来,这次要封的人还真不少。

    别的暂且不提,但凡参与此次战事的几位总兵,除了那些已战死沙场,被追封为侯爵的以外。

    只要还活着的,此次都将被封为伯爵,以此嘉奖他们在战场上的卓越表现和英勇奋战。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