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彩页文学 > 我爹是崇祯?那我只好造反了 > 第二百零八章 崇祯:不用当背锅侠的感觉真好啊!

第二百零八章 崇祯:不用当背锅侠的感觉真好啊!

    第二百零八章 崇祯:不用当背锅侠的感觉真好啊! (第2/3页)

前的薛国观,心中也是突然泛起一丝感动,随后赶忙伸手将他扶起,叹了口气说道:

    “朕为何如此,难道你不明白吗?”

    薛国观听后,不由的也是在心中长叹一声,因为他已然明白,崇祯之所以会这样,肯定与税收之事有关。

    果然,只听崇祯接着说道:

    “关于大明的士绅们偷税漏税之事,朕早有耳闻,但朕万万没想到,他们竟如此贪婪,今年上交的夏税,居然只有区区五百万石!”

    “在他们眼里,朕就是那么好欺负、好糊弄的吗?”

    李邦华性子急躁,虽主管兵部,不该插手户部之事,但此刻实在忍不住,随即向前一步,大声说道:

    “陛下,这天下士绅大多数皆是贪婪之徒,只知吸食大明的膏血,若再不加以整治,大明必将被他们蚕食殆尽。”

    崇祯听后,颇为欣慰地看了李邦华一眼,点头说道:

    “爱卿所言极是,这便是朕接下来要与你们说的,朕打算借此次‘刺杀’事件,一举解决那些妄图侵蚀大明根基的士绅们。”

    在场几人听后,脸色瞬间变得古怪起来。

    因为他们心里明白,崇祯所说的‘解决’,绝非简单惩处那么简单,背后或许隐藏着一场大规模的整治行动。

    不然绝不会费尽心思的非要搞出这么一场‘刺杀’的戏码来。

    难道崇祯是打算对天下的士绅大开杀戒?

    若真是如此,这动静可就闹得太大了,整个朝堂乃至天下都将为之震动。

    在这说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他们这些官员以及勋贵,本质上皆属于士绅阶层的范畴。

    难不成崇祯也要对他们大开杀戒?

    就在众人胡思乱想之时,朱慈烺已然察觉到了众人的忧虑,旋即在一旁补充道:

    “诸位尽可放心,所谓的‘解决’并非将他们屠戮殆尽,毕竟此次牵涉的士绅官员数量实在过于庞大,单纯的杀戮根本无法解决这一难题。”

    “除此之外,本宫已经知晓你们补缴田税一事,所以只要主动补缴田税的,之前的罪责一概不究!”

    众人听闻此言,刚稍稍松了口气,朱慈烺便又接着说道:

    “然而,对于那些不愿意补交田税、依旧选择抗税之人,本宫也绝不放过!”

    “但凡继续抗税之人,不论有无功名在身、无论是平民还是勋贵,一律当斩!家产尽数抄没!其家人男的流放、女的打入教坊司!”

    “若煽动百姓抗税、抹黑朝廷者,诛灭九族,家产尽数抄没!”

    “且以上罪行皆不需要审理和复议,只要证据确凿,立刻实行!”

    “若是这样的罪名还不够,就再给他们加一个弑君之罪!”

    “总而言之,本宫就是要他们把欠大明的税全部都补回来!”

    在场的几人听到这话,瞬间被吓得冷汗连连。

    明末这个时候,每年都会有南方的士绅进行抗税漏税,其中最出名的就是天启年间的‘五人墓碑记’了!

    虽然史书上把这五个人写得非常悲壮,但根据后世之人的各种研究和解读,这才发现这件事情根本没有那么简单。

    说的再直白一点,这五个人就是因为抗税才被杀的。

    而这一点刚好符合南方士绅们的集体利益,所以这五个人的地位不断被拔高,直到最后就成为了所谓的‘抗税英雄’!

    当时的天启皇帝面对这种事情也没了办法,补税之事也就这么不了了之了。

    至于后来的崇祯.

    他哥都没做到的事情,崇祯自然就更加不可能做到了!

    也就是说,到了明末这个时候,皇帝们完全那群南方的士绅没办法。

    毕竟皇帝对付士绅们的终极手段也不过就是杀几个人而已,相对于士绅庞大的利益团体来说,这根本影响不到什么。

    反而他们可以借着皇帝杀人的事情大肆抹黑皇帝,说皇帝为了收税不择手段、不顾天下黎民百姓的生死!

    一般的皇帝还真的拿他们没有办法!

    但是很明显,这些招数对眼前这位太子爷是没用的。

    因为这位太子爷实在是太狠辣了!

    朱慈烺也不管眼前这几人的心里到底在想什么,依旧继续说道:

    “等他们把之前欠大明的田税补缴完了之后,朝廷还要对天下田亩展开清查,重新进行丈量,进而大力推广摊丁入亩、官绅一体纳粮之策。”

    摊丁入亩、官绅一体纳粮?

    薛国观等人听到这话,顿时一脸茫然,显然不知道这到底是什么意思。

    无奈之下,朱慈烺只得从头开始,详尽地讲述了一遍摊丁入亩、官绅一体纳粮的具体含义和操作。

    待他叙述完毕,在场众人皆以一种仿若看待怪物般的眼神凝视着他,那眼神中满是震撼。

    因为他们实在没想到这位年轻的太子爷,既然能想到如此精妙的计策!

    其实朱慈烺本来还想推行均田制的,也就是限定每个人拥有的土地数量,防止大明再产生士绅这样的群体。

    不过他最终还是暂时放弃了这个打算。

    这是因为他心里清楚,饭要一口一口吃,一口气全吞容易噎死。

    就大明目前情况而言,先推行摊丁入亩、士绅一体纳粮才是当务之急,至于其他的,只能等以后再说了。

    而且明朝的鱼鳞图册其实也有类似限制土地兼并的作用,可作为日后进一步改革的基础。

    就在这时,户部尚书倪元璐率先回过神来,只见他猛地一拍大腿,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高声赞叹道:

    “妙计,妙计啊!”

    “倘若能将此项政策顺利推行,我大明的赋税问题自此便再无后顾之忧。”

    “依臣估算,往后每年至少能征收三千万石以上的粮食,再加上其他税收,我大明的税收每年全部加起来可达六千万两白银以上!”

    “比太祖时期的税收都要多一倍!”

    “哈哈哈哈哈哈.”

    话说到最后,倪元璐突然忍不住放声大笑了起来,全然不顾君前失仪之罪!

    没办法,他实在是太兴奋了!

    自从当上了大明的户部尚书,他没有哪一年不为钱发愁,眼睁睁看着大明的国库年年入不敷出,甚至连官员的俸禄和军饷都拿不出来了。

    直到现在,突然太子爷提出了一个计策,每年最少可以固定获得三千万石田税,再加上商税,那每年最少就是六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