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彩页文学 > 我爹是崇祯?那我只好造反了 > 第二百一十二章 为了以后能活的久一点,上朝的时间得改改了!

第二百一十二章 为了以后能活的久一点,上朝的时间得改改了!

    第二百一十二章 为了以后能活的久一点,上朝的时间得改改了! (第1/3页)

    不过想想也是,在朱慈烺穿越来之前,京城这边的锦衣卫不也是腐朽不堪吗?

    更何况是远离权力中心的南京锦衣卫呢?

    但好在这个时候的南京锦衣卫指挥使倒是个难得的忠臣。

    他叫常延龄,是明开国勋臣常遇春的十三世孙,袭封怀远侯。

    常延龄在崇祯在位的这些年来做出了许多有利于国家的事情。

    比如他在早些年曾给崇祯写过一道折子,清晰的讲明了朝廷当下的各种弊端,得到崇祯的嘉奖。

    再比如当得知某些忠心于大明的忠臣被人冤枉入狱时,他也会设法营救。

    而且在原本的历史上,崇祯以身殉国后,常延龄也请缨出征,并亲率南京城官兵赴九江加强边防工事。

    同时将常氏一族数千人编入军队,一同抗清。

    直到南明彻底覆灭后,常延龄心灰意冷,自此遁入空门,青灯古佛了此一生。

    而就在未去辽东之前,朱慈烺就曾收到过一封常延龄的密信,信中说南京的勋贵和官员们一个个腐败不堪、难当大任。

    就连他手下的锦衣卫们亦是如此,早已失去了原本的作用,希望朝廷可以重视这件事情早日做出决断。

    只不过当时朱慈烺满脑子都是怎么打赢‘松锦之战’,因此也没有怎么在意这件事情。

    不过现在,该是解决这件事情的时候了!

    而这个时候,骆养性也就有了用武之地。

    毕竟这家伙身上虽有很多毛病,但不可否认,作为锦衣卫都督,他还是有一定能力的。

    所以朱慈烺打算把他派到南京去,让他帮常延龄整顿南京锦衣卫。

    如此一来也算是一种‘废物利用’了。

    既能解决南京锦衣卫的问题,又能告诉那些跟着他之前‘造反’之人一件事情!

    那就是无论你之前犯了多大的错、有多少人想要弄死你,但只要你忠于本宫,那么本宫都会保你一命!

    如此一来,更能让这些人忠心于他!

    而且这件事,派其他人去还真不行,必须骆养性去才行。

    因为骆养性是锦衣卫都督,他有足够的威望压制南京的那些锦衣卫。

    要是换成李若琏,那可就不行了!

    并且朱慈烺暂时也不会撤销骆养性锦衣卫都督的职位,等到他协助常延龄整顿完南京锦衣卫后,再撤了他的职。

    这么做的目的,其实就是为了为将来收拾南京那帮官员和勋贵们提前做好准备。

    毕竟大明到了这个时候,对于南京的掌控力已经很弱了,那边的官员和勋贵们,可能一辈子都没有见过皇帝。

    而且别以为党争这种事情只发生在京城,事实上南京那边的党争也十分激烈,大多数的南京官员也卷入其中。

    东林党及其他势力在南京也有争斗。

    同时消极怠政与腐败也极为严重。

    不过朱慈烺暂时没工夫收拾这群家伙,因为目前首要的任务还是先收取士绅们的欠税和推行‘摊丁入亩、士绅一体纳粮’。

    再然后是解决李自成和建奴,最后才会轮到这群家伙。

    不过在这之前,先掌握南京锦衣卫可是势在必行的事情!

    等回到东宫,已然是夜深时分了。

    朱慈烺下了轿子,却并未着急回到寝宫,而是突然想到了什么,定定的站在了院内。

    此时宫墙内的灯笼散发着昏黄的光,将朱慈烺的身影拉得修长。

    随后,朱慈烺转过身去,轻轻拍了拍李若琏的肩膀开口说道:

    “明日一早,你便带着本宫的手谕前往北镇抚司,虽说眼下不能即刻让你担任锦衣卫都督,但实际上,整个锦衣卫都归你掌管。”

    “待南京锦衣卫那边的事情妥善处理完毕之后,本宫自会让你成为名副其实的锦衣卫都督。”

    虽说在这之前,李若琏心中便隐隐有了这种猜测,知道骆养性之后,这锦衣卫都督大概就是他的了。

    不过在这之前乾坤未定,他也不敢真有此念头。

    直到眼下亲耳听到朱慈烺说出这番话,他的心中终于算是踏实了。

    毕竟身为锦衣卫,谁不渴望登上那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高位呢?

    下一秒,李若琏满脸激动的跪在地上,高声喊道:

    “臣多谢太子殿下提拔,臣一定不负太子殿下的信任!”

    朱慈烺伸出手将李若琏扶起,脸上依旧带着淡淡的微笑说道:

    “明日到了北镇抚司,首要任务便是将骆养性之前招募的那些鱼目混珠之人尽数裁撤。”

    “本宫想要的不是一帮鱼目混珠的废物,而是一支精锐之师,你明白吗?”

    李若琏身子微微前倾,语气坚定地回应道:

    “太子殿下放心,臣知晓该如何行事,定将北镇抚司整顿得焕然一新,绝不辜负殿下期望。”

    此时的他表情严肃,仿佛在向朱慈烺立誓一般。

    随后朱慈烺微微点头,不再多言,挥了挥手示意李若琏退下。

    李若琏再次拜谢朱慈烺后,这才转身离开了。

    随后,朱慈烺也转身回去了寝宫。

    次日清晨,天边刚泛起鱼肚白,整个紫禁城还被笼罩在一层淡淡的晨雾之中时,一阵悠扬的钟声已然响起。

    又到了上早朝的时候了。

    今天朱慈烺没有旷工,而是依旧作为监国太子出席了这场早朝。

    毕竟崇祯之前刚刚遭遇刺杀,自然是没法来上朝的,所以只能由他这个太子继续监国了。

    待文武百官参拜过朱慈烺后,一旁的王承恩手持圣旨,尖细的声音瞬间传遍整个朝堂。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今天的这第一道圣旨很简单,主要就是针对一些官员的处罚。

    毕竟皇帝遭遇刺杀这么重大的事情,肯定是不能一笔带过的,朝堂上下多少得有个交代。

    不然这也太假了!

    但不得不说的是,这次处罚的力度远远超过了文武百官们的想象。

    所有人都被从轻发落了。

    最严重的,也不过是罢官免职,最轻的,甚至仅仅是罚俸而已!

    面对这样的结果,文武百官们暗自松了口气,脸上纷纷露出庆幸之色。

    毕竟这比他们预想的刑罚要轻得多了。

    于是问文武百官们纷纷跪地谢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