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彩页文学 > 我爹是崇祯?那我只好造反了 > 第二百一十九章 崇祯:什么情况?祖宗的烂摊子都要算到朕的头上?

第二百一十九章 崇祯:什么情况?祖宗的烂摊子都要算到朕的头上?

    第二百一十九章 崇祯:什么情况?祖宗的烂摊子都要算到朕的头上? (第3/3页)

说完,一阵声音突然响起,直接打断了朱慈烺的话。

    说话的不是别人,赫然便是崇祯!

    紧接着在众人惊讶的眼神中,只见崇祯突然顾不上帝王仪态,直接从龙椅上走了下来。

    随后快过来到朱慈烺身旁,一把将其拉至一旁,然后压低声音,语气中满是忧虑地问道:

    “此事你可要想清楚了,一旦允许之前的大明宝钞兑换新版的大明宝钞,那可是要损失不少银子的!”

    显然,崇祯并不愿承认前朝宝钞。

    不过这其实这也怪不得崇祯。

    因为历朝历代的大明皇帝,皆热衷于大量印制大明宝钞。

    就拿发明大明宝钞的朱元璋来说吧,根据一些史料记载,单单是在洪武二十二年的时候,朱元璋就印制过九十六次大明宝钞。

    数量全部加起来的话足足有九千五百万贯!

    差不多相当于当时大明两年半的田赋收入了。

    粗略估算一下,朱元璋一辈子最少印制了不下二十亿贯大明宝钞!!!

    这么大规模的无限制刊印,又不和金银绑定,你说这大明宝钞能不贬值吗?

    到了崇祯年间,国家财政紧张,崇祯也是不要命的印制大明宝钞。

    崇祯元年至今,崇祯每年都要印制不少于三千万贯的大明宝钞用来各种开支!

    按照崇祯即位十四年来算,崇祯这么些年最少也印制了五亿贯大明宝钞!

    这个数字,着实是有些可怕了!

    而且虽说是旧钞兑换新钞,看似朝廷似乎没什么损失,但如今新版宝钞与金银挂钩,光承认崇祯年间的宝钞,差不多就得兑换出两千万两白银。

    若再算之前那些大明皇帝印制的大明宝钞,需要兑换出去的银子简直难以估量!

    即便不是所有的大明宝钞都能保存到现在,但只是想想,崇祯还是觉得无法接受!

    然而,朱慈烺对此却是满不在乎。

    因为早在他决定要改革大明货币的时候,就已经把这些问题全部都考虑到了。

    而且事情并没有崇祯想象的那么严重,因为等到新版的大明宝钞发布之时,他还会增加一些规定,比如提高商税中大明宝钞的比例。

    再比如规定一些东西只能使用大明宝钞购买,如此一来,就不会造成大批量的使用大明宝钞兑换大明金币和大明银币的场景了。

    而且还可以增加大明宝钞的流通性!

    再者说了,如今内帑和户部的钱财全部加起来,差不多有三亿两白银、一千二百万两黄金,这些钱怎么着也够用了吧?

    所以在朱慈烺看来,崇祯担心的问题压根就算不上什么问题!

    于是乎,朱慈烺随即笑着说道:

    “父皇放心,儿臣之所以敢打这个包票,自然是有解决办法的。”

    “儿臣可以保证,到时候绝对不会出现父皇你想象中的那副场景!”

    “而且与大明的信誉相比,这点钱又算得了什么?”

    “只要咱们承认之前的大明宝钞并予以兑换,定能大幅提升新版大明宝钞信誉。”

    “再者,那些大明宝钞存在的时间过长,或许已经十不存一了,又能兑换多少呢?”

    崇祯听后一时语塞,不知如何反驳。

    片刻之后,崇祯又无奈的叹了口气。

    因为他突然就想明白了,列祖列宗留下的这些个烂摊子,确实也只能由他这个大明皇帝来收拾了!

    他要是不收拾的话,新版大明宝钞还有什么信誉可言?

    想通了这点之后,崇祯也就不再纠结了。

    与此同时,薛国观等人此刻却是一脸的无奈很尴尬。

    虽说刚才崇祯和朱慈烺交谈时声音压得极低,但他们还是捕捉到了一些关键内容。

    本来偷听皇帝和太子讲话是不应该的,可这间宫殿就这么大,崇祯又没有让他们离开,他们就只能待在这里了。

    怎么说呢?

    虽然确实没听到什么不该听的话,但就是感觉挺尴尬的。

    不过好在在场的都是官场上的老油条了,稍微调整心神之后,很快就装作一副什么都没听到的样子

    很快,崇祯和朱慈烺再度走到众人面前。

    崇祯此时的神色早已恢复如常,随后看向众人开口说道:

    “朕已决定,会承认之前大明历代皇帝发行的所有宝钞,即便有人拿着太祖时期的宝钞来兑换,朕也应允。”

    “总之,朕绝不让百姓遭受分毫损失。”

    薛国观等人一听这话,赶忙又是一阵阿谀奉承。

    “陛下圣明!”

    “陛下真的千古圣君!”

    崇祯微微摆手示意众人安静,接着看向朱慈烺问道:

    “太子,还有何事要讲?”

    朱慈烺向前一步,随后缓缓说道:

    “回收大明旧版的宝钞只是第一步,第二步,本宫打算对天下现有的金银货币进行全面改革。”

    “改革成果便是诸位之前看到的那些大明银币和大明金币。”

    “过些时日,朝廷会颁布圣旨,彻底废除先前所有的金银货币,改用统一规格的大明金币或大明银币。”

    “也就是说,往后市面上的所有金银,都得兑换成统一的大明金币和大明银币方可继续使用。”

    “若不兑换,朝廷将予以没收。”

    什么?

    大臣们听到这话,瞬间炸开了锅。

    虽然他们也猜到了接下来要说的就是金银货币的改革了,但怎么也没有想到朱慈烺会说出这样的话。

    要是不兑换朝廷指定的大明银币和大明金币,就会没收所有的金银,这不是抢钱吗?

    虽说表面上看起来朝廷允许用白银和黄金兑换大明银币和大明金币,但其实这些大臣们内心都是不怎么愿意的。

    本来谁也不知道他们的家产有多少,这么一搞的话,自家的财产不就暴露无遗了吗?

    换成你,你能愿意吗?

    虽然在场的诸位大臣都没有说话,但朱慈烺还是洞察到了他们的点小心思,随即笑着安抚道:

    “诸位皆是我大明的忠臣良将,所以你们大可放心,父皇和本宫对你们的家产并无觊觎之心。”

    “无论家产多少,都是你们自己的,就算真有些来路不明的,父皇和本宫也不会计较。”

    “不过你们要是实在担忧,也可将家产交由奴仆,让他们扮作平民前去兑换。”

    诸位大臣见自己的心思被朱慈烺一语道破,顿时脸色泛红,不敢直视朱慈烺的眼睛。

    不过还是有那么几个真正清廉的大臣根本不在乎这些。

    毕竟也不是所有官员都是贪官!

    随后,朱慈烺继续说道:

    “总而言之,大明的货币改革势在必行,没有任何人可以阻拦!”

    “所以希望诸位都能全力配合!”

    看着朱慈烺一脸认真严肃的模样,这些大臣们又能说什么呢?

    于是,大臣们再次拱手道:

    “臣等定当全力配合此事!”

    眼看着事情进行的还算顺利,崇祯自然也是满脸的得意。

    不过就在这时,崇祯似乎想到了什么,然后提醒一旁的朱慈烺道:

    “对了,太子你不是还有别的事情要说吗?”

    很明显,崇祯指的是关于成立大明皇家银行的事情。

    随即朱慈烺直接切入主题道:

    “另外为了更好地推动此事,本宫想要成立大明皇家银行。”

    “诸位可能不明白这是什么意思,不过没关系,这是关于大明皇家银行的介绍,你们先看看。”

    朱慈烺说着,便将事先准备好的奏疏递给了薛国观。

    薛国观双手接过奏疏,仔细研读起来。

    片刻之后,他的神色变得古怪起来,眼神中更是透露出一丝忧虑。

    因为他瞧出这所谓的大明皇家银行虽然看似好像是钱庄一类的场所,实则又大不相同。

    大明皇家银行涉及的事务极为繁杂,甚至涵盖新版大明宝钞的印制发行和大明宝钞、大明银币、大明金币之间的兑换。

    如此一来,这个所谓的大明皇家银行岂不是要夺户部的权力?

    更要命的是,大明皇家银行还要归皇帝掌管,这怎能不让人心惊?

    不过这话薛国观不好直说,只能默默将奏疏递给了身后的倪元璐。

    归根结底,这其实是户部的事儿,还是得看倪元璐这个户部尚书做主才行。

    倪元璐此事早已迫不及待了,接过薛国观递来的奏疏便赶忙查看了起来。

    可很快,他的脸色就变得极为难看。

    等看完整个奏疏之后,他的脸色更是涨得通红,双手都在微微颤抖。

    下一秒,只见倪元璐‘啪’的一声合上奏疏,然后直挺挺的就跪倒在地,冲着崇祯和朱慈烺大声说道:

    “陛下、太子殿下,臣以为这大明皇家银行可以成立,但不应归陛下掌管,而应归户部掌管。”

    “还请陛下恩准!”

    倪元璐是个聪明人,刚看两眼就明白朱慈烺之所以要成立大明皇家银行,其实就是想夺户部的权利!

    说实话,若是别的事他或许忍忍也就过去了。

    可此事关乎重大,他实在忍不了。

    毕竟大明皇家银行掌握着发行新版大明宝钞、兑换金银币的大权。

    只需皇帝一道圣旨,便能无节制地印制大明宝钞,甚至有权决定是否兑换大明金币和大明银币。

    在倪元璐看来,这实在是太危险了。

    万一将来大明出个昏君,毫无节制地继续刊印大明宝钞、而又不允许百姓们用大明宝钞兑换大明金币和大明银币的话。

    那么今日所做的一切岂不是就白费了?

    很明显,倪元璐并非是出自于私心或者什么权力之争才反对大明皇家银行归于皇帝管辖的。

    他只是出于对于大明未来的担忧而已!

    毕竟谁也不能保证以后的大明皇帝个个都是圣君明主吧?

    但凡只要出一个败家子,就有可能毁掉这一切!

    他绝不能让这种事发生!

    在场的众人其实也都明白倪元璐话语之外的意思,所以纷纷都看向了崇祯和朱慈烺,想要看看崇祯和朱慈烺最终会如何决定。

    而崇祯,自然也看向了朱慈烺。

    很明显,他也在等朱慈烺的决定!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