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彩页文学 > 我爹是崇祯?那我只好造反了 > 第二百二十二章 崇祯:朕决定,组建大明朱家军!

第二百二十二章 崇祯:朕决定,组建大明朱家军!

    第二百二十二章 崇祯:朕决定,组建大明朱家军! (第2/3页)

续留在大明。

    只不过,他们的爵位、封地等需重新划定,并且往后留在大明的藩王不得世袭,只能降爵继承。

    也就是说,藩王的儿子以后只能是郡王,郡王的儿子以后只能是镇国将军,依此类推。

    往后用不了几代,这些宗室子弟便会沦为平民了。

    如此一来,才不会给国家增添负担。

    唯有这两种计策同时施行,方能更好地化解宗室子弟的问题。

    紧接着,朱慈烺像是突然想起什么,目光转向崇祯说道:

    “对了父皇,还有一事要告知你,儿臣打算把唐王一家从凤阳接到北京来!”

    朱慈烺口中的唐王不是别人,正是数年前北上勤王,之后又被崇祯关押在凤阳高墙内的朱聿键!

    唐王

    与此同时,崇祯听到这话的时候,突然像是被回忆击中,瞬间想起了往昔之事。

    他自然是记得唐王的,甚至对他还有很深的印象。

    当年唐王无诏想要进京勤王,被他半路拦截,后来唐王回到封地,他仍余怒未消,便将唐王一家囚于凤阳。

    此刻回想起来,崇祯也觉得自己当时确实有些冲动了。

    想到此处,崇祯点了点头,喟然长叹道:

    “如此也好,当年朕确实行事冲动了些。”

    朱慈烺笑了笑,温声说道:

    “其实,父皇这么做也算是间接救了他,他若没被关在凤阳,如今说不定已遭李自成毒手。”

    崇祯点头,神色有些感慨。

    因为朱慈烺说的一点都没错,唐王一家虽然被关押在了凤阳,彻底失去了自由,但是好歹保全了一家人的性命。

    可反观他的弟弟,也就是那位新唐王,不久前却惨死于李自成之手,全家上下无一幸免,连个血脉都未能留下。

    如今,他倒是成了唐王这一脉唯一的血脉,想想还真是造化弄人啊。

    紧接着,父子二人又闲聊了些其他琐事,随后便各自散去了。

    崇祯迈着略显疲惫的步伐回了后宫,朱慈烺则先返回东宫换了身衣裳,而后直奔宗人府而去。

    明朝的宗人府与清朝的宗人府各方面职能大致相仿,只是人员结构略有差异。

    明朝宗人府设宗人令一人,左右宗正各一人,左右宗人各一人,官职皆为正一品。

    其主要职责是掌管皇族族谱,定期更新、修编,负责宗室子弟的关系梳理、民风教化、谥号拟定、婚丧嫁娶等诸多繁杂事宜。

    总而言之,但凡与宗室子弟相关的事务,皆归宗人府管辖。

    最开始的时候,宗人府基本上都是由亲王掌管,只是后来皇帝忌惮亲王权势过大,便不再让亲王插手宗人府事务,此事也就落到了勋贵头上。

    比如如今的宗人令,便是由英国公兼任的。

    不过很显然,明末时期对宗室子弟的管理已极为松散,所以英国公平日也很少在宗人府逗留。

    毕竟宗人府平日里压根就没多少事需要处理,他不过是挂个虚职罢了。

    然而当朱慈烺踏入宗人府时,却是意外见到了英国公。

    缘由很简单,之前王承恩前往宗人府调取族谱的时候,宗人府官员第一时间将此事告知了英国公。

    英国公得知消息后心中一惊,心里想着说不定等会儿太子或者皇帝就要亲临宗人府。

    到时候万一看不到他,那他岂不是没好果子吃了?

    想明白了这点之后,英国公再也不敢耽搁,便马不停蹄地匆匆赶来了宗人府。

    果不其然,他前脚刚迈进宗人府没多久,后脚朱慈烺便到了。

    “老臣参见太子殿下!”

    英国公瞧见朱慈烺到来,赶忙躬身下拜,动作极为迅速,而且尽显恭敬。

    朱慈烺眼疾手快,没等英国公拜下去,便伸手稳稳扶住了他,脸上带着和煦的笑容说道:

    “英国公,如今并非在朝堂之上,你无需行此大礼。”

    英国公听了这话这才直起身来,然后恭敬说道:

    “殿下,请。”

    紧接着,两人一前一后一同走进宗人府内。

    分宾主坐定之后,朱慈烺开门见山直言道:

    “英国公,父皇刚刚与本宫商议,欲从大明的宗室子弟中招募年轻力壮之人,组建大明朱家军,你对此有何见解?”

    什么?

    组建大明朱家军?

    听到这话的一瞬间,英国公顿时瞪大了眼睛,一脸的惊愕,他甚至怀疑自己的耳朵是不是出了什么毛病,听错了话。

    要知道,大明自成祖那辈起,便一直对宗室子弟多加防备。

    起初还允许他们掌握一部分的兵权,后来连兵权也给削了,只留下寥寥护卫。

    而之所以这么做就是生怕他们心怀不轨,意图造反,毕竟成祖当年便是靠造反起家的。

    可如今,朱慈烺居然提出要组建由宗室子弟组成的朱家军,这实在是太出乎他的意料了,简直是匪夷所思。

    看到英国公一脸震惊的模样,朱慈烺微微一笑,解释道:

    “本宫知晓你心中所想,不过你的担忧实乃多余,而且这件事情是本宫和父皇共同商议的。”

    “既决意要做此事,自然是做了周全准备,你无需忧虑。”

    英国公听了这话,虽然内心依旧无比震撼,但也不好说什么了,毕竟连崇祯都点头了,他一个勋贵又能说些什么?

    稍作思索之后,英国公随后又问道:

    “既然如此,殿下,是不是要先召藩王们进京,一同商议此事?”

    朱慈烺点了点头:

    “确实如此!不过让他们来回奔波也颇为麻烦,所以让他们进京之时,把宗室中的子弟也都一并带来。”

    “有合适的,直接编入朱家军,不合适的,便带回去。”

    “本宫刚才了解过,大明如今的宗室子弟约莫有十三万人。”

    “这十三万人,要说全部能投身军旅那肯定是不可能的,本宫的要求也不高,只要能有两万人便足矣,你觉得如何?”

    两三万人?

    英国公听到这个数字苦笑一声,只觉得这位太子爷有些太过于天真了。

    虽说只要皇帝一道圣旨,莫说两三万人,就算七八万也能迅速凑齐。

    可话说回来,这群宗室子弟上了战场,真的能奋勇杀敌吗?

    他们要是毫无作战能力,或者一上战场便临阵脱逃,人再多又有何用?

    本来这话英国公不该说,毕竟这有点打脸的意思。

    但念及自己全家如今已与太子绑在了一起,荣辱与共,所以最终还是硬着头皮开口道:

    “回禀太子殿下,老臣斗胆直言,这些宗室子弟向来养尊处优,娇奢淫逸,老臣实在觉得他们恐怕难以胜任这种大事。”

    朱慈烺听了这话非但没有生气,反而颇为赞同地点了点头,然后继续说道:

    “你说得没错,本宫也大致清楚这群宗室子弟的习性。”

    “不过这也正是将他们召来北京的缘由,在正式让他们上战场之前,要对他们进行统一训练和管理。”

    “而且就算要对李自成用兵,那也是明年的事了。”

    “在此之前,还有半年左右的时间,完全可以精心调教他们。”

    “而且到时候也不必将他们当作皇室宗亲,就当他们是普通士兵便可。”

    “至于具体事宜,等他们到了京城再做计较。”

    “等他们到了京城之后,需要处理的事务或许会极为繁杂,届时还望你多费些心思。”

    话说到这份上,英国公还能说什么?

    赶忙应道:

    “太子殿下放心,老臣明白该如何行事。”

    朱慈烺点了点头,继续说道:

    “不过,这件事明日早朝之时,还需要你率先提议。”

    紧接着,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