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五章 崇祯:当不了皇帝没关系,当个只管生娃的太上皇也挺好! (第1/3页)
随后也不知道怎么回事,他鬼使神差地说道:
“其实关于太子殿下,还真有一件事情让贫道感觉十分疑惑。”
“哦?你且说说。”
崇祯瞬间来了兴趣,赶忙开口问道。
冲虚道长稍作犹豫之后,这才说道:
“不瞒陛下,其实在武当山一直供奉着两幅真武大帝的画像,一幅是按照成祖的模样画的,还有另外一幅是从宋朝传下来的真武大帝画像。”
“只是说来也巧,太子殿下的面容竟然和这幅从宋朝时期传下来的画像上的真武大帝十分相似。”
“贫道之前见到太子殿下的时候,还以为是见到了真的真武大帝呢。”
果然!
听到这话的时候,崇祯一下子兴奋地站了起来。
虽然早就知道了这件事情,但是这话从一个道士口里说出来,那意义可是完全不一样的!
冲虚子刚才的话,仿佛是再次印证了他内心的想法。
冲虚道长眼看着崇祯这般激动,一时间也有些懵逼,还以为是自己说错了什么,这才导致崇祯这么激动。
可紧接着,他就听到崇祯说道:
“道长,若是朕告诉你,太子就是真武大帝转世,你信不信?”
冲虚道长听到这话,顿时就懵了。
这话要是别人说出来的,他肯定会嗤之以鼻,但这话是当今皇帝说出来的,他就不能这么做了。
再加上之前朱慈烺那相似的面容,一时间他的内心居然还真的有些动摇了。
就这样,在不知不觉间,朱慈烺真武大帝转世的身份突然就被彻底落实了!
而这一切,朱慈烺完全一无所知!
片刻之后,冲虚道长这才回过神来。
不过他清瘦的面庞上却是越发紧张了起来,干枯的双手更是不自觉地攥紧了道袍。
他不过是随口提到太子的容貌与武当山道观中供奉的真武大帝画像颇为相似,谁能想到眼前的崇祯竟抛出这样一个让他进退维谷的问题。
难道真要顺着皇帝的心思,声称太子是真武大帝转世?
冲虚道长在心底暗暗苦笑,脸上浮现出一丝无奈,这样荒诞无稽的言论连自己都难以信服。
思量再三之后,他深吸一口气,然后身姿恭谨地说道:
“启禀陛下,此事太过离奇,实非贫道所能参透,实在不知该如何作答,还望陛下恕罪。”
崇祯听到这话并没有生气,脸上反倒是浮现出一抹高深莫测的笑容,然后说道:
“罢了,朕方才不过是随口一说而已,你不必放在心上。”
“待时机成熟,你自然会知道其中的真相。”
真相?
什么真相?
是太子就是真武大帝转世的真相吗?
一时间,冲虚道长只觉得脑袋里一团乱麻。
在他看来,眼前这位皇帝和之前见过的太子,行事风格都透着一股难以言喻的怪异,让他捉摸不透。
但事已至此,他又能说些什么呢?
无奈之下,冲虚道长只能硬着头皮说道:
“贫道遵命。”
转瞬之间,崇祯似乎又想到了什么事情,随后重新坐了下来。
他目光紧紧盯着冲虚道长,然后开口问道:
“道长,依你之见,人当真能修炼成仙吗?”
此前,朱慈烺也问过同样的问题,冲虚道长已然给出答复。
如今崇祯再度提及,冲虚道长自然也知道该怎么回答了。
不过这次他选择了更为委婉的表达方式。
随即便听到他说道:
“启禀陛下,古往今来,修炼成仙者屈指可数,且大多事迹无从考证,难以确认真伪。”
“我道家虽有不少关于成仙的传说,但在贫道看来,此类事情还是太过于虚无缥缈,宛如梦幻泡影,实在难以捉摸。”
冲虚道长一边说着,一边偷偷看向崇祯,眼神中带着一丝谨慎。
而且他这番话虽然没有直接说明人无法修炼成仙,但是话里话外的意思却已十分明显了。
归根结底也就一句话:
陛下你还是不要乱想了!
成仙什么的,真是太扯淡了!
毕竟嘉靖皇帝距此刻不过百年而已,当年嘉靖皇帝为求长生,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四处搜罗仙方丹药,最终仍未能逃脱生老病死的命运。
在这种情形下,他又怎会对崇祯鼓吹修炼成仙之事?
再加上朱慈烺之前的告诫,他就更不敢如此了!
索性倒不如坦诚相告。
与此同时,崇祯听到这话之后并没有生气,神色也是十分平静。
毕竟此前他也曾经问过朱慈烺同样的问题,而当时朱慈烺给出的回答和眼前的冲虚道长差不多。
此番再问,不过是想彻底打消心中那一丝不切实际的幻想罢了。
想到这里,崇祯微微叹了口气,语气略带感慨地说道:
“话虽如此,不过若能习得养生之法,多享几年时光,总归也是好的。”
“纵观我大明历代帝王,最长寿者也不过七十余岁,道长能否让朕活得更久些?”
冲虚道长闻言,紧绷的肩膀瞬间放松下来,脸上露出一丝笑意,然后语气笃定地说道:
“陛下尽管放心,贫道这里有一些延年益寿的功法,如八段锦、太极之类,配合相应的呼吸吐纳之法,只要陛下坚持不懈地练习,活到八九十岁都并非难事。”
开玩笑!
成仙的事儿他没办法,但延年益寿的法子还是有的。
崇祯听后,紧锁的眉头终于舒展开来,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眼中也闪过一丝期待。
恰在此时,冲虚道长像是突然想起什么,伸手入怀,掏出一本封面古朴、边角微微卷起的小册子,然后将其轻轻放在桌上。
崇祯正好奇这是什么东西,就听冲虚道长说道:
“除此之外,这册子里记载了一些爽修秘术,若陛下潜心研习,或许亦可延年益寿。”
崇祯一听这话,原本淡定的老脸瞬间涨得通红,耳尖也染上了一抹红晕。
作为一国之君,他又怎会不明白这其中的意思?
但很快,崇祯便恢复了镇定,伸手拿起小册子不动声色地收入袖中,装作若无其事地说道:
“道长果然学识渊博,见多识广,真是令朕无比钦佩。”
冲虚道长赶忙客气道:
“陛下廖赞了!”
紧接着,崇祯又详细询问了一些其他事宜,这才让冲虚道长下去休息了。
眼下虽还未为冲虚道长安排住处,但这并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