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彩页文学 > 我爹是崇祯?那我只好造反了 > 第二百四十章 这大明,也太他妈的难救了!

第二百四十章 这大明,也太他妈的难救了!

    第二百四十章 这大明,也太他妈的难救了! (第2/3页)

,京城以及九边、辽东各地全部加起来,最起码需要六百万斤以上的棉花。”

    “这其中还不包括辽东百姓的需求,若是加上他们的,想要顺利度过这个冬天,最少也需要八百万斤棉花。”

    “除此之外,陕西孙传庭部、河南左良玉部以及其他驻军也都需要棉花过冬,林林总总加起来,最少需要一千万斤以上!”

    一千万斤,看起来似乎不多,毕竟只占了棉花总产量的二十分之一,但想要搞到这一千万斤棉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

    因为每年生产出来的棉花流向哪里都是有定数的,再加上这些也都全部交税了,朝廷要是想要获取更多的棉花,就只能想别的办法。

    文华殿内,鎏金香炉中檀香袅袅升腾,阳光透过雕花窗棂倾洒而入,在雕龙绘凤的地面上投下一片片斑驳光影。

    朱慈烺紧锁眉头,不断在殿内踱步,脚步踏在青砖之上,发出清脆且急促的声响,似是在与他内心的焦虑共鸣。

    原本,朱慈烺满心以为打赢松锦之战后,大明便能拨云见日,诸事顺遂。

    一切的事情都能按部就班地发展。

    可残酷的现实却如同一记重锤,狠狠地砸在他的心头。

    各种难题如潮水般汹涌而至,一桩接着一桩,简直让他应接不暇,根本无法按照他自己最初的设想逐一解决。

    而眼下,过冬问题就是迫在眉睫的事情了。

    尽管此时正值八月,乍一看时间还算充裕。

    但是别忘了,眼下的大明正处于小冰河时期,气候异常寒冷,十月份左右大概率就会大雪纷飞。

    所以掐指一算,满打满算也就只有不到两个月的准备时间了。

    在这短短的两个月内,不仅要完成棉花的采购,还要将其制成冬衣,并及时运往各地。

    要是在两个月内无法将过冬的衣物送到将士手中的话,那么几个月后,边疆士兵被冻死的噩耗或许就会纷至沓来。

    想到这里,朱慈烺只觉胸口憋闷!

    这大明,也太他妈的难救了!

    其实解决棉花的问题对于朱慈烺而言还是很简单的,别忘了,他可是有系统的男人!

    就在刚刚,朱慈烺便仔细比对过系统商城中棉花的价格。

    然后他就惊讶地发现,系统商场里面的棉花价格竟与大明当下的市场行情相差无几。

    如此看来,借助系统,棉花难题似乎有了解决的可能。

    不过话说回来,朱慈烺肯定不能这么干!

    因为按照倪元璐所言,要彻底解决九边、辽东以及京城本地还有河南、陕西军队的棉花需求,至少需要筹备一千万斤棉花。

    可如今,户部库房里的棉花储备却仅有区区三百万斤,算下来的话,缺口竟高达七百万斤。

    虽说凭借系统,朱慈烺能轻而易举地兑换出这七百万斤棉花。

    但他心里清楚,一旦要是真的这么做了,那么必定会引起轩然大波。

    毕竟这可是整整七百万斤棉花啊!

    到时候该如何向众人解释?

    所以说即便真的要从系统购买棉花,那也不能一下子购买七百万斤。

    否则,必将惹来诸多麻烦。

    就在朱慈烺思考着这件事情的时候,倪元璐和李邦华就这么静静的坐在下面。

    二人的目光始终追随着朱慈烺踱步的模样,眼神中满是期待。

    在他们心中,这位太子殿下向来足智多谋,面对诸多困境总能想出奇招。

    或许此次又能想出办法来化解这棘手的危机呢?

    片刻后,朱慈烺终于想到了一个办法,随即也停下了脚步。

    他目光如炬,依次扫过倪元璐和李邦华,最终落在了倪元璐身上。

    “户部如今库存的棉花,究竟有多少?”

    倪元璐身形一动,迅速上前一步,而后恭敬地拱手回应道:

    “回太子殿下,臣早前已进行过仔细核查,户部现存棉花约三百三十万斤。”

    朱慈烺微微点头,将目光转向李邦华,追问道:

    “依你之见,这三百三十万斤棉花,能否满足辽东和九边将士每人两套棉装的需求?”

    李邦华赶忙站起身来道:

    “启禀殿下,臣觉得应该是足够的。”

    “因为辽东和九边当地的百姓,向来也有种植棉花的传统,虽然不多,但多少也能弥补一些缺口。”

    “再加上这三百三十万斤棉花,应当能够满足将士们的过冬需求。”

    然而听到这话朱慈烺并没有觉得多么欣慰,眉头反而是皱得更紧了,继续问道:

    “九边和辽东的官兵,有朝廷发放的棉花和物资抵御寒冬,可普通百姓呢?他们又该如何过冬?”

    李邦华听到这话,还没来得及回答,一旁的倪元璐却是抢先回道:

    “太子殿下,实际上民间百姓大多并不依赖棉花过冬。”

    “普通百姓常用稻草、碎布填充衣物,亦有使用柳絮与麻布混合之物替代棉花。”

    “此外,辽东靠近蒙古,百姓们还会购置羊毛、牛毛填充衣物。”

    “只是这些材料,远不及棉花那般保暖与普及罢了。”

    朱慈烺点了点头,继续追问道:

    “可是即便如此,还是难以避免会有人会被冻死,对吗?”

    这句话一出口,倪元璐和李邦华二人瞬间就不说话了。

    因为他们知道确实如此!

    在他们的认知里,在这严寒的冬天想要做到无人冻死,几乎是天方夜谭一般的事情。

    事实上朱慈烺又何尝不知道这一点?

    但他内心深处仍期望能尽最大努力减少百姓的伤亡。

    眼看着面前的两人都不再说话,朱慈烺这才说出了自己的真实目的。

    “既然如此,那就将户部三百三十万斤棉花,全部运往九边和辽东,按照每人两套的规格,为当地官兵制作冬装。”

    什么?

    听到这话的时候,倪元璐瞬间瞪大了眼睛,脸上写满了震惊。

    自己之前苦口婆心说了那么多,竟都如同耳边风一般丝毫没有起到作用?

    他之前明明再三强调过,这些棉花既要保障九边和辽东将士的过冬需求,又要兼顾京城的过冬需求。

    可如今朱慈烺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