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502章 TVB已死,亚视当立! (第1/3页)
TVB晚间新闻的黄金时段,邵逸夫爵士那张带着标志性严肃与威严的面孔,出现在全港千家万户的荧幕上。
虽然他在方逸华的面前说得如此毫不在乎,但是对外还是要把姿态给做足的。
个性归个性,赚钱归赚钱,对外的面子工程很是要做好来,维护好TVB和自己的形象的。
所以,邵逸夫在电视上,完全是以一种沉痛而诚恳的姿态,宣布了TVB将捐出巨额款项用于慈善事业,并再次对外界反复强调了TVB对艺员培养的重视和对香港文化事业的贡献。
同时也简单的解释了一下,TVB的成本控制,以及对不管是职员还是艺人,都是投入了海量的资源和资金进行培养的,这些对他们的投入和他们因此获得的成长与名气,本质上也是他们获得的更为难得和珍贵的报酬。
新闻稿的措辞严谨,避重就轻,将金庸的“檄文”定性为“恶意揣测”和“不负责任的攻击”,同时重点宣扬邵爵士多年来在大陆捐建教学楼和图书馆的善举。
翌日,几家与TVB关系密切的报纸立刻跟进,连篇累牍地报道邵爵士的慈善义举,字里行间充满了溢美之词。
更有几家立场暧昧的小报,在财经或娱评版块刊登了所谓“独立评论员”的文章。
这些文章避开了TVB薪酬制度、艺人合约等核心问题,转而将矛头直指金庸本人,质疑他撰写那篇讨伐文章的动机来。
不得不说,TVB的这些澄清和反击,都是相当的有效果的。
或者说,在这个年代其实民众都是人云亦云的,谁掌握了媒体和话语权,谁就有无数种方法来扭转大众的观念与风评。
这一点不仅是在七八十年代的港岛,就是后来的大陆,直到后世互联网出来之前,都还一直是这样的。
所以,当那些专门讨伐金庸檄文用意的文章刊登出来之后,立马也引起了不少的轰动和关注来。
没办法,金庸大师在港岛是自带流量和热度的,更不用说,竟然有人敢来指责和骂金庸,这就不由得让人想不凑热闹都难咯!
“《明报》素以文人风骨自居,查良镛先生更是武侠宗师。
然此次檄文,言辞激烈,直指邵爵士个人与TVB根本,动机令人存疑。
是否如坊间传言,查先生此举乃受某新晋传媒巨子授意?
《明报》金字招牌,莫非已沦为资本博弈之喉舌?若真如此,实愧对万千读者信任,更愧对查先生笔下那些侠肝义胆的英雄豪杰!”
“文人风骨若沾了铜臭,那风骨便成了空壳。邵爵士坐拥巨富,然其慈善之举遍及港九与内地,惠泽无数寒门学子,此乃实打实的社会贡献。
反观查先生此文,火力虽猛,却只见批判不见建设,更难免有收受好处、替人发声之嫌。可惜,可惜了‘侠之大者’这块招牌啊!”
这些捕风捉影,且混淆视听的言论,立马就像泼向金庸的墨水,想要将他给污名化。
文中所指,金庸收受好处发声,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肯定是收了小林天望塞的好处了。
街头巷尾的茶餐厅里,本来就对豪门恩怨,文人操守而津津乐道的市民们,议论的风向自然也就悄然发生了一丝偏转。
以至于,金庸那篇原本掷地有声,能引发巨大共鸣的檄文,其所表达出来的公信力在部分人心中,已然被蒙上了一层名为“利益驱使”的阴影来。
《明报》大厦的顶楼,查良镛办公室的灯光亮至深夜。
窗外,中环的霓虹依旧那么的璀璨,却驱不散这室内略显得凝重的空气。
主编王阳推门进来时,便看到查良镛背对着门,静静伫立在巨大的落地窗前,身影在玻璃上投下略显寂寥的倒影。
而他的手中,却是拿着一份刊载着攻击他文章的报纸,眉头紧锁着。
从来都只有查先生在报纸上炮轰别人,谁曾想到,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查先生也成为了被别人炮轰的主角了呢!
“查生,时候不早了。您还在想今天那些评论?唉,前天……前天我们或许就不该答应高乔浩,发那篇声讨TVB的文章。现在倒好,给了他们倒打一耙的口实。”
王阳今天看到这些报纸上的文章时,也是心中一片的懊恼之色。
在他看来,查生这是引火烧身呀!
为了一个见到作者黄易的机会,白白让自己的清誉受到了污损,实在是得不偿失。
而查良镛则是缓缓转过身,脸上却并无太多王阳预想中的愤怒或沮丧,反而是那么一种近乎冷硬的平静。
他将报纸轻轻放在宽大的红木办公桌上,手指点了点那些污蔑他收了钱的狗屁文章。
“阿阳,你说不该发那篇檄文?那篇文章里写的,哪一句不是事实?TVB的合约苛刻,邵爵士的‘邵氏’帝国建立在无数底层影人血汗之上,这是板上钉钉的事!
难道因为怕人非议,就该对有目共睹的不公视而不见?那我查良镛,又算什么文人?
他们说我收了小林天望的好处,没错!这篇檄文,是他旗下的人拜托我写的,我也的确是看中了高乔浩开出的条件。
但,我答应高乔浩的条件,不代表我就成了资本的走狗!我写下的每一个字,都是我亲眼所见、亲耳所闻、心中所想!
邵爵士捐钱建楼是善举,我赞他;他盘剥艺人、垄断牟利,我批他!一码归一码,这有什么问题?”
查良镛的语气中,带着那么一丝文人的倔强与不屑,说道:“邵爵士现在恼羞成怒,买通报纸泼我污水,想用慈善光环来掩盖他资本的吸血本性?哼!公道自在人心。
我查良镛行得正坐得直,还不至于因为几声苍蝇嗡叫,就暗自神伤,怀疑自己!”
王阳则是被查良镛这掷地有声的话语和坦荡的态度给震了一下,随即也就释然,同时带着歉意说道:“查生心胸豁达,是我多虑了。那您这么晚怎么还不回去……”
“我是在琢磨,小林天望这小子,下一步棋会落在哪里?
他费尽心机,挑动我与TVB打这场笔仗。如今舆论虽然被邵爵士搅浑了些水,但TVB的底子确实被揭了一层皮。
可然后呢?这对TVB来说,不过是刮掉一层油皮,远未伤筋动骨。
TVB的根基在于牌照、在于覆盖全港的传播网络、在于多年积累的观众惯性。
小林天望旗下虽有置地这样的庞然大物,可以影响广告收入,但那最多是让TVB肉痛一阵。以邵逸夫的根基和方逸华的手段,这点压力,他们扛得住。”
他一边说着一边抬起头,眼神中充满不解和探究道:“小林生不是个会做无用功的人。他如此大动干戈,必然还有后手。这后手是什么?要怎么才能真正撼动TVB这座大山?我思来想去,竟觉迷雾重重。”
王阳闻言,脸上也露出一丝苦笑说道:“查生,您这真是替古人操心了。小林生行事,向来天马行空,诡谲难测。当初《龙JUMP》横扫港岛,谁能想到?
收购《港岛晚报》改名《亚洲日报》,一炮而红,谁又能想到?还有入主置地……哪一步不是在别人意想不到的地方落子?他的心思,就像他旗下那部《寻秦记》,奇峰迭出,根本无从揣测。
若是连我们这些旁观者都能猜透他的想法,那岂不是我们也能像他一样,短短数月,便在这风云激荡的港岛,赤手空拳打下一片偌大的江山了?”
王阳也是没有想到,自己家老板这么晚不回去,竟然是在如此深度的思考,小林天望下一步棋会怎么走?
不过想来也是这个道理,如今小林天望和tvb的恩怨闹得整个港岛都沸沸扬扬,没有几个人是不关注的。
而这一家老板又身处其中,甚至成为了小林天望棋盘上的一颗棋子,当然也就更加感兴趣小林天望的下一步落子了。
查良镛闻言也是微微一怔,随即哑然失笑。
王阳的这一番话,像一阵清风,瞬间就吹散了他心头今天一直盘旋着的迷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