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诸法无常 (第1/3页)
小时候写叙述文,老师总是要强调三个步骤:开始,经过,结果。
其实这世间一切事物,免不了这三个步骤,开始是缘起,经过是无常,结果是梵行。
而佛教的轮回,也不仅仅是生命的轮回,在人的一生中,还会有无数个轮回,每个轮回都包含了缘起,无常,梵行这三步。
做一件事,有开始,有过程,有结果,有始有终,那就是一场轮回,一次梵行,一场空。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情不知所终,一往而殆。所谓的“五蕴皆空”,就是要搞清楚情从何处去,又在何处终,一段情的轮回,便是一场梵行!
其实还有更简单的说法,“五蕴皆空”说白了,就是儒家的“知行合一”!
……
他化自在天,在佛教中是欲界的第六重天,位于香水海,地面铺着千叶莲华,每朵都绽放着万色光明,天人能御空飞行,园林里宝树自生,甘露自流……
所有一切人能想象到的奢华,都在其内。
他化自在天,就是一个极度享乐,能满足一切欲望的世界,天魔波旬便是这个世界的主宰。
所以他化自在天魔咒,就是在内心中想象出一个极度奢华的世界,在里面能心想事成,满足一切欲望,让人沉沦其中。
普通人是欲望的集合体,一旦陷入其中便无法自拔,但傅源本身便是儒修,克己修身,有欲望,但守着中庸,欲望有度,修心多年,根本没有沉沦一说。
所以他在念诵天魔咒时,想进就进,想出就出。
在正常世界,意识跟物质之间,隔着厚厚的,不可逾越的壁垒,就好像你想画一幅画,就必须用手拿起笔,在纸上画才行,要意识要付诸“行”,才能抵达物质,这便是修行的意义所在。
但是在天魔咒诞生的内景中,意识与物质结合在一起,想要一幅画,只需要“想”,画便出现了,这中间没了“行”,没了经过,只有开始跟结果。
缘起性空,诸行无常,诸法无常,“行”与“法”都是因果中间的“无常”过程,在内景中,直接省略了这个过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