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5章 十六天魔舞 (第2/3页)
思成笑了笑:“掌柜营生红火(老板生意好)!”
摊主眼睛一亮:“老板也是运城人?上次你用老家话问刘东子,是不是运城人,我就感觉咱们应该是老乡,果然是老乡……”
说着话,他递过几个马扎:“老板,坐坐坐,咱坐下说!”
林思成接了过来,看了看左近的几个摊贩:全是一脸古怪,略带惊恐的模样。
好像在说:别人躲都来不及,你倒好,主动招惹?
林思成坐了下来:“老板,你不怕我找你麻烦!”
“支摊做生意,你情我愿,买卖不成仁义在。我不坑不蒙不哄不骗,你找我麻烦干什么?”
老板浑不在意,又拿出烟盒递烟,看林思成不抽,他又装了回去。
而后左右一瞅,压低声音:“姬神拳的那拳谱,不错吧?”
咦?
林思成顿了一下,看了两眼。
老板的神情看似坦然,眼神却有点飘。
明白了,这是在试探他……
林思成不置可否:“还行!”
老板精神一振:果不然。
“上次你们走了,刘东子就被抓了。这儿好多人都说:你为了给刘东子下套,才花两千块买了本破书。但一帮瘸蒙(眼瞎)货,哪认得好东西?只有我知道,老板你火眼金睛,知道那拳谱的价值……”
摊主顿了一下:“其实吧,刘东子那本书,就是从我这拿的……”
林思成心中一动:“是吗?”
“千真万确……我和刘东子都是运城人,原本一块伙货(合伙),从老家收点东西,拿到这儿倒腾。
“后来,他嫌这个赚钱慢,不知怎么和市场里的几个地皮搭上了话,想改行碰瓷。我不想干,后来就分了货,散了伙……那本拳谱,就是我从老家收上来的。”
“姬际可,姬神拳,在我们老家多有名?所以我一直怀疑,那书是姬氏后人抄的,不过没人信……”
林思成恍然大悟:就说他为什么敢叫住自己,还这么殷勤,原来是有这么一层渊源?
心也确实挺细,自己当时只说了一句晋南话,就被他记住了。
“意思是你这还有,想卖给我,对吧?”林思成笑了笑,“也是拳谱?”
“老板快人快语!”摊主竖了个大拇指,“我实话实说:拳谱就只有那一本,但其它的还有,绝对是老书。你要能看上眼,随便给个价就行……”
“行,你拿出来我看看!”
摊主当即起身,从身后拉出个藤箱。里面打着格,装的全是旧书。
摊主一摞一摞的往外抱,一本一本的摆开。林思成瞅了一眼,眼睛微亮。
别说,稀奇古怪,比较少见的老书还真就挺多。
有清代的话本,有清末的地方史志,有生活杂书,有笔记体史。甚至还有古人撰写的江南秦淮地区风月场、赌场的游玩指南。
反正杂七杂八,什么都有。
林思成还在看书名,景泽阳手疾眼快,把其中的一本抄在手里。
“林表弟,这是不是专门写旧社会做局下套的书?”
林思成瞅了一眼,封皮上写着四个大字:嫖赌机关。
他笑了笑:“这是明朝时的南京人写的,但这个‘机关’指的不是圈套,而是地方、去处、窍门,方法的意思。如果当成明代秦淮河旅游指南也没问题……”
“嫖赌窍门,秦淮河……咦?”景泽阳的眼珠滴溜溜的转,飞快的翻开。
这书成书的早,大概明代中期,专门介绍江南地区风月场所,以及指导游客如何逛画坊、选倌人、如何赌钱。以及教倌人如何选客、如何侍奉,甚至还教龟公和老鸨如何培训。
但物是人非,景泽阳也就图个新奇,看个乐呵。
唐南雁“嘁”的一声,一脸嫌弃。
瞅了瞅,她也拿起一本。书名叫《姑妄言》,看这三个字,她还以为是古代反映社会生活和道德观念的作品。
刚翻开时还挺正常,但越看越不对,越看越不对。翻到第三页时,手禁不住的一抖,书掉到了摊上。
“被书扎到手了?”景泽阳嘴欠,嘲讽了一句,但又感觉不对,“看个书而已,你脸红什么?”
“看你的书!”唐南雁眯着眼睛,“皮痒了是吧?”
景泽阳当即一怂。
从小挨打挨到大,他早挨出经验了:这娘们一旦露出这种眼神,百分之两百要动手。今天之所以没动,九成九是因为林思成在这儿。
他很明智的闭上嘴,甚至都不敢看唐南雁的眼神。低头的空子,做贼似的瞟了一眼。
感觉没啥啊?
他之前还以为,这娘们没什么见识,无意中拿了本艳情画本,当是普通的老书看。
但《姑妄言》,看这书名,挺正常啊?
林思成也瞅了一眼,脸上浮起一丝古怪:倒不是画本,但这本书真就挺艳,比《全瓶梅》还艳。
金瓶梅是以旁观者的视角,冰冷的笔触去描写古代底层的生活百态。
但这书,各种情景描写应有尽有,寥寥数笔就把画面全部展现在你眼前,书里面各种奇淫巧技和人性的丑恶体现的淋漓尽致。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作者写不到的。
更难得的是,除了艳和情之外,书中对于社会的批判,以及现实色彩和崇实倾向极为强烈。
打个比方:《金瓶梅》只能算作略带色情的世情,虽然也描写世态冷暖,但说实话,中心思想要比《姑妄言》温柔一百倍。
这一本,更像是一本黑暗,书中无人不淫,无人不贱。但是剥开这层“淫贱”的皮,看到的却是血淋淋的社会悲剧,刀刀都往人心口上扎。
如果把色情的部分去掉,带着批判的眼光阅读,这本书的文学价值更在《金瓶梅》之上。
所以明末的时候就被列为禁书,在清代时就失传了,只在宫廷内流传。后来到1966年,有人在莫斯科列宁图书馆发现了明末的手抄本。
然后到1999年,才传到国内。
林思成拿了过来,翻了翻底封:台湾97年出版,足本。
竟然是第一代汉版,还是未删版?
他顺手放在脚边。
唐南雁略嫌古怪:“这不是古籍吧?”
“对!”林思成点点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