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9章:听陈扬的课,能成为大神。(求订阅) (第2/3页)
还有不少研究生,博士生……都想来听陈扬的课。
再加上还有一些圈内作者也想来听课。
好在震旦这一边限制了人数。
暂时只允许200人。
至于为什么要限制人数。
毕竟陈扬是讲课,不是搞演讲。
搞演讲越多人越好。
但上课,还得人少一些。
最好的话,陈扬觉得100个人以内。
这样他才有更多精力与一众学子互动。
当然。
至于其他没有报名的,这一边学校也会录好视频。
要是感兴趣,可以下载陈扬的上课视频。
而要实在是等不及,震旦这一边也安排了直播。
……
一个星期之后。
陈扬在震旦的《网络文学发展史》课程正式开始。
陈扬一进场。
一众同学都是兴奋的站起来,异口同声的说道:“老师好。”
“同学们好,请坐。”
陈扬不知道其他的大学会不会一直按着传统。
反正震旦一直坚持从小学上课的礼法。
每当上课的时候,都是一众学子起立,向老师问好。
老师点头之后,一众同学这才座下。
“各位同学,好久不见,我是陈扬,此前几年也在震旦上学。但一恍时间,毕业已经多年。接到苏校邀请,想让我在震旦开几节课。我呢,虽然学的是汉语言文学。不过,要我讲汉语言文学,那实在是没资格。好在写了这么多年的网络,对于网络文学倒是有一定的了解。所以接下来这一段时间,我将与大家一起分享网络文学。”
“不过,上课之前,我看了看名单。我很奇怪啊,你说学中文,学文科类的一众同学对于我的课感兴趣。怎么学理科的,学工科的……对于网络文学也这么感兴趣?”
这让现场众人大笑。
其中一位工科博士站了起来:“陈扬老师,我虽然学的是工科,但我一直有一个成为作家的梦。”
另一位也站了起来:“我也是。”
“我也是。”
不少人都是举手。
可以说。
不管是学文科的,还是学理科的。
成为作家,可能很多人都曾经想过。
可惜后来因为种种,最后成为不了。
但哪怕如此,大家内心其实对于写作,对于成为作家还是很期待的。
毕竟。
作家就像上帝一样。
每一次写作,作家就像上帝造梦。
这是一个多么伟大的职业啊。
陈扬也是微微笑了起来。
他其实也是啊。
只不过。
他比不少人更为幸运一些,能成为作家。
而且还能靠这一行吃得上饭。
“看来大家都想成为作家啊。不过,我研究了一下。不管是我们震旦还是北大更或是清华,都没有专站培养大家成为作家的课程。甚至,都没有一门培养大家怎么写的课程。就拿我们的汉语言文学专业来说,讲的也是古代文学史,现代文学史,文学评论……等等。”
“很多时候不少人会怀疑,讲这些有没有用,讲这一些好像与能不能成为作家,并没有太大的联系。但事实上,写作这种东西并没有一个具体的工式,我们只能通过对于其他一系列与文学相关的理解,最终找到一条适合自己的写作道路。”
“不过在网络文学这一块来说,我觉得稍微会比传统写作更为清晰一些。或许,听完我的课程之后,大家对于网络文学,以及如何写网络,就有了一个大概的概念。”
和大家稍微互动了一下。
陈扬便正式开讲。
“说起来,网络文学的历史很短。我们目前普遍定义的网络文学元年,是1997年痞子蔡写的《第一次亲密接触》。当然,在他之前,有没有网络文学?当然也有。不过,那个时候可能大家还不是特别将这个文学定义为网络文学,直到他出名之后。”
“有没有同学能够说一下,什么是网络文学?”
陈扬提了一个问题。
很快就有学子举手回答:“发在网上的作品,就是网络文学。”
陈扬点头:“说得非常好。”
陈扬继续说道:“理论上来说,发在网上的作品就是网络文学。但,他只是网络文学1.0时代。在当时,虽然有了第一次亲密接触,我们知道了他是网络文学。可是,当时的网络文学与我们现在的网络文学并不一样。”
“在当时,所有人都认为,只要我把作品发到网上,那他就是网络文学了。于是,因为这个概念,当时产生了第一代网络文学网站,榕树下。”
陈扬一边说,一边打开PPT。
“大家也可以搜索一下这个网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