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彩页文学 > 三国:朕,袁术,大汉忠良 > 第三百二十五章 欺你?那是欺负到棉花了!

第三百二十五章 欺你?那是欺负到棉花了!

    第三百二十五章 欺你?那是欺负到棉花了! (第1/3页)

    “今可试言之。”

    闻听汉王问话,隐隐将众人护在身前的贾诩,也知眼下不答不行。

    可又该如何在高顺不生疑的情况下,实行魏续的计划呢?

    贾诩略一沉吟,心中已有定计,挺身上前,答之曰:

    “王上行事向来光明磊落,堂皇正气,今岂可为一陷阵而失正道?

    诩窃思王上之谋,料想定不取阴私谋事,而当行堂皇正道,以大势阳谋迫之,使高顺明知有诈,而不得不从。”

    “嗯~~~”

    听闻贾诩所言,汉王深以为然!!!

    “文和果知我心,与朕所思所想,竟不谋而合!

    不过朕观众人,尚且不明此间细节。

    具体如何行事,便由你代朕言之。”

    贾诩:“.”

    “臣之荣幸。”

    贾诩应了声,遂为众人娓娓道来。

    “张辽公子与魏将军于徐州熟识太多,且又要收拢陷阵营等城中兵马,行事不可能无声无息,纵使混入城中,也很难不被高顺察觉。

    既然必为高顺所觉,暗中行事已不可能,那不如便明着来。

    诩闻陈元龙与主公言诈和之计,以安高顺之心,实则不然。

    只要我等大军一日不去北上伐曹,高顺之心便一日难安,纵使元龙如何巧舌如簧,他总也心怀疑窦。

    所以信而从之,不过存侥幸之心。

    由此可见,只要徐州还有一线生机,他便不敢与我军殊死一搏,因为他比任何人都清楚,哪怕玉石俱焚,也是鱼死网不破。

    此所以明知求和之事难成,高顺却依旧信汝之言,使元龙出使而求和者。

    因为高顺为人忠义,而吕布此番北上,碍于情势所迫,不得不将徐州与陷阵营尽数交托高顺。

    这是多年来,他第一次如此信任高顺。

    这份吕布从未有过的信任,忠义如高顺,岂肯辜负?

    临阵死战,一死报齐王者,易如反掌,他高顺或许不会贪生怕死。

    但他却害怕辜负了吕布这份难得的信任,真正令他恐惧的不是战死城中,而是当吕布率军归来,却发现信错了人,连基业立足之地都丢了。”

    贾诩说着,浅笑看向陈登。

    “元龙显然也是看出了这点,更吃准了这点,所以才敢明着给高顺提出什么求和之计,丝毫不担心会被他看穿拒绝。

    因为此刻,在我军十数万大军兵临城下,在吕布那份前所未有的信任之下,即便心坚如高顺,也每日在恐惧与焦虑中惶惶难安。

    这个时候的他,正如在漫漫黑夜中望不见前路的飞蛾,只要能看见一点火光,就会扑上去。

    你便是因此而吃准了高顺,哪怕他会心存疑虑,哪怕他也知道求和之事,难如登天。

    但本着就算求和失败,两方商谈之下,也能拖延几天,或许就能撑到吕布归来的侥幸之心。

    就欺他这份不敢辜负吕布信任,而还在妄想能保住徐州的渺茫希望,就这么光明正大入了汉营。”

    陈登闻之眼眸微亮,已明白了贾诩之意,与他阴恻恻的眸光对视一眼,顿觉自己还是太善良了。

    汉营这些人也太坏了吧,怎么的,见人高顺好欺负,被我欺负了一次,你们就可着他往死里欺负?

    果不其然,正听贾诩继而言之。

    “既然元龙可以光明正大的过来,魏将军与张辽公子,自然也可以光明正大的回去。

    和谈嘛,自是漫天要价,落地赔款!

    此前所言的割地赔款之流,诩以为不妥,此番败了高顺,徐州已是我王囊中之物,唾手可得。

    此天下间,何割汉王之地,以赔汉王之款?

    今可罢去此条,而要他高顺,证明袁吕联盟之决意忠心。

    既要结盟退兵,共讨曹贼,齐国岂有不出兵而坐享其成的道理?

    元龙可回去告诉他,想要退兵,不是不能,我们却要他出四百陷阵,五千精锐,随汉王北上伐曹,以尽臣邦之节,全联盟之义。

    若是高顺愿意亲自领兵,鼎力相助,汉王自扫榻相迎,倒履以待。

    不过我王也非不通情理之人,念今齐国只剩他一员大将,不宜走动擅离。

    特遣魏将军与张辽公子入城,收编四百陷阵及五千精锐,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