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彩页文学 > 我的手提式大明朝廷 > 第060章 物价指数(加更加更)

第060章 物价指数(加更加更)

    第060章 物价指数(加更加更) (第1/3页)

    两小儿辩日,是《列子.汤问》中的文章。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面对这个问题,孔子都被难住了,原文是“孔子不能决也”。

    这文章一看就是苏泽写的,苏泽用了两段,分别论述了两小儿的问题。

    首先是“晨昏之惑解”,苏泽写道:

    “见日出时巨轮垂地,实因大气若‘琉璃镜’。朝日初升,斜穿千重‘琉璃镜’;晨雾凝露如菱花纱帐,水汽折射则日影弥散;地气蒸腾若素练横空,尘埃散射令光轮膨胀。”

    张居正看得头疼,不过苏泽最后一句比喻他懂了。

    “譬如置烛于纱帷后,其影必大于真烛。”

    也就是说,日出的太阳是被什么“大气琉璃镜”放大了?

    苏泽下半部,名为“午热之秘诠”。

    “小儿觉正午炽热难当,乃因光路如矢。日上中天时,阳光直射仅穿十丈‘琉璃镜’;辰巳相交际,斜射却需穿透百丈‘琉璃镜’。《梦溪笔谈》测算,每重气层皆如冰纨滤火,厚者滤热多则地温寒,薄者滤热少则沙石烫。”

    张居正还是看不懂,但是下面的比喻他倒是也看懂了。

    “此理同冬日穿户牖纸,斜阳暖于直照。”

    张居正觉得苏泽这“日用之道”挺有意思,在文章最后,苏泽还留了一个小实验。

    苏泽用“大气琉璃镜”来举例子,又指出将琉璃镜打磨成中间凸两边薄的镜子,就能够放大所见。

    这是真的吗?

    张居正不确定,但是看了《乐府新报》的官员中,应该会有人有兴趣尝试吧?

    张居正看完了这篇文章,第二版剩下的版面,只有一张表格。

    “京师四方物价表?”

    张居正皱眉,他其实对《乐府新报》最不放心的,就是这第二版的“市井之声”。

    百姓各有各的想法,什么是市井之言呢?

    谁又能说明你苏泽在《乐府新报》上的市井之声,到底是民间的声音,还是市井自己的声音?

    而且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