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彩页文学 > 我的手提式大明朝廷 > 第407章 武清伯的种粮大赛

第407章 武清伯的种粮大赛

    第407章 武清伯的种粮大赛 (第3/3页)

工业基地出来。

    这才是苏泽此行的重要目的。

    和聪明人说话就是简单,成子文也明白了这条铁路的巨大收益。

    但是他是从基层一步步升上去的,对于人性有很深的理解,成子文担忧的说道:

    “可是这可不容易啊,直沽铁路是联通京师的,吴淞铁路也不用说了,江南本来就富庶。”

    “这莱济铁路要怎么募资?”

    苏泽笑着说道:

    “这正是苏某来和成大人商议的。”

    “铁路募资也是权益之策,铁路和道路一样,最后必然是国有的。”

    成子文点头,铁路其实和道路运河一样,确实不适合私有。

    苏泽说道:

    “所以莱济铁路还是需要以官方主导,正好朝廷要实行分税改革,这笔钱应该有登莱巡抚衙门来出。”

    “登莱巡抚衙门能有这么多钱吗?”

    这时候李文全说道:

    “倭银公司的总部准备迁往莱州,以后倭银公司的税收就要在登莱解送。”

    李文全又表态说道:“倭银公司也准备在莱州建设炼钢厂、焦化厂、水泥厂和机械厂,这些工厂也会交税。”

    成子文心一颤。

    他原来以为怀庆府的投资已经足够大了,没想到倭银公司在登莱的投资更是巨大!

    如果这些税收都能征收上来,登莱地方官府,还真有钱凑齐这莱济铁路的启动资金!

    毕竟铁路是一段一段修的,又不是要一下子掏出来整条铁路的钱。

    达成共识之后,成子文又和李文全详谈了一番,将很多细节敲定之后,苏泽这才主动告辞。

    等苏泽离开之后,成子文心潮澎拜。

    本以为自己到登莱,就要萧规曹随,在登莱巡抚任上等待致仕。

    这倒不是不好,成子文很长一段时间的追求,就是在富庶稳定的地方当官养老。

    可从广西来京,成子文又有些不甘心,自己为官几十年,一直都没有施展抱负的机会。

    如今大好机会放在眼前,成子文岂能错过?

    这时候成子文才明白,原来人人都可以称为“苏党”。

    试问这朝堂上戏啊,但凡有点政治理想的,谁不想要做点实绩出来?

    而苏泽是能够帮你成就梦想的人,你啊不跟着他走怎么办?——

    “辛苦世子了。”

    马车上,苏泽向李文全表示了感谢。

    李文全归京之后,被苏泽拉着见了刘知节和成子文,连续许下了诸多承诺。

    李文全笑了笑说道:“苏翰林哪里话,李某能有今天,都是苏翰林提点的。”

    “再说了,这些投资原本就是倭银公司要做的,否则这些银元躺在账上才是最大的浪费。”

    倭银公司可能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非公经济体了,李文全在这个位置上,只能竭尽全力的学习进步,才能勉强控制住这艘“巨轮”。

    李文全也是恶补了一些经济上的理论,也明白资金流动起来才有意义。

    而且倭银公司的利润如果单纯依靠特许经营,那抗风险能力也太差了。

    而且倭银贸易的利润也是在下降的,利用初期的巨额利润投资建设工厂,这才是长久之道。

    不过两人的关系已经十分亲近了,不需要过多的寒暄客套。

    苏泽说完之后,又关心起了李文全的家事。

    “昨日听殿下说,武清伯他老人家这些日子天天盯在田里?”

    说到这里,李文全长长叹气!

    他实在是不理解,武清伯这位大明第一躺赢家,为什么不好好躺着,一大把年级,还为了种粮大赛的一千银元奖金,日夜守在田里。

    女儿是皇帝的贵妃,外孙是当朝太子,儿子执掌近百万银元的商业帝国,武清伯为了这一千银元奖金还差点中暑了!

    按照武清伯李伟的说法,这几天是大赛的关键时刻,周围几个田庄的勋贵,可能为了赢投机跳墙,派人破坏庄稼,所以他只能日夜守着。

    苏泽听完也是露出笑容,也亏着武清伯如此的敬业,给肥田粉打响了广告。

    过两天就是颁奖的时候,再让《乐府新报》来一篇专访,肥田粉的名气就打出去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