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4章 技术的交流必须建立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 (第1/3页)
从田间地头离开之后,车队平稳驶抵新落成的特区接待会馆。
一座融合了现代实用性与朴素庄重风格的建筑。
刚一进入,一股温暖而不燥热的气息扑面而来,与室外的料峭春寒形成鲜明对比。
厅内陈设简约大方,细节处透着用心——墙上悬挂着新测绘的黄淮海区域地图和盐碱治理进展对比图,无一不是在诉说着这片土地的变化。
由于总统随行团队刚刚入驻进来,所以距离午宴还有段时间。
所以在美方的提议下,提前去参观了苏文宸准备的盐碱地综合治理展示区。
很明显,总统是想看看对方展示出来的,跟前面在田间看到的有什么不一样。
对于这个要求,苏文宸倒也没有拒绝。
因为本来就是行程上有的安排。
示范区的距离并不远,跟科研站一样,都是被安排在了接待会馆的附近不远处。
这边在苏文宸的规划中。
以后就会以两河交叉形成的接待会馆为中心,把这边打造成展示区和接待区。
毕竟接待会馆都建好了,总不能以后就放在这里空着吧!
甚至等后面改开经济发展起来了,这边在苏文宸看来,还可以以大沙河跟废黄河两岸为中心打造成旅游区。
在有过接待过总统的历史成绩,到时候会有好奇人过来参观。
在苏文宸的引路下。
代表团核心成员缓缓步入会馆不远的盐碱地治理展示区。
这个区域没有繁复的装饰和陈设,只有被单独规划出来的盐碱地。
其中每一块土地前面都竖着一个用中英双语写满的数据板。
所以苏文宸也立刻说道。
“总统先生,还有各位来宾。”
“下面我会用详细的数据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我们的治碱肥各项基础数据,还有我们闭环产业链的循环模式。”
苏文宸说完之后,技术员见状,也操着比较流利的英语,开始按照苏文宸安排好的方式,指着身后第一块未改良过的地块翻译。
其他人听到翻译的话后,也都好奇的围了过来。
“诸位,这就是我们特区最开始的样子。”
“盐碱化严重,当时很多土地pH值高达9.8的强碱性土地,农作物基本无法存活。”
伴随着苏文宸的话翻译出来之后,各种记者也把镜头缓缓对准其身后的那个地块。
这块地正是直接从特区的机场附近,那片未曾经过治理的盐碱地核心采集的土样——灰白,板结,龟裂,泛着令人不适的碱霜。
生在其中的几株杂草,稀疏而枯黄,叶缘卷曲萎蔫,根茎部分甚至显露出被盐碱侵蚀烧灼的焦褐色。
它们无精打采地耷拉着,仿佛用尽最后一丝生命力诉说着这片土地的贫瘠与绝望。
这与总统先生在田间亲手捻起,仍残留灰白却已有活力的改良土,呈现出截然不同的样子。
访问团中几位农业顾问和美国农业部官员的眼神也都锐利起来,这跟他们国家数百万公顷的盐碱牧场的噩梦模样几乎差别无二。
甚至他们那边好像还稍微强点!
好几个农业顾问,甚至已经忍不住上手抓了一把土样。
看着手里板结严重的土块,皱眉的讨论道。
“确实是强碱性土样,甚至比我们那边要严重很多。”
“我来之前为了确认真实性,查过他们的历史,这边据说是以前战争的时候,为了战争胜利,人为的主动破坏了黄河的堤坝。”
“导致黄河决堤,一路淹了下来才形成的这片黄泛区,据说当时周围几个省份都死伤极其惨重。”
“没想到这么多年都没有修复好!”
“噢!天哪!这太可怕了。”
“这种为了个人私欲做出惨绝人寰的事情,应该立刻受到法律的审判!”
“哼,天真,人家可还是受我们国家保护呢!”
看着这边记者团居然开始关注什么黄河决堤,边上随行的官员听到这话,立刻轻咳几声。
“咳!克鲁兹,你们记者团需要拍摄的是跟土地和菌群相关的问题,其他的问题不需要你们管!”
这些媒体可真会给人找事情做。
果然边上的总统听到这话,脸色立刻不太好了起来。
这时候苏文宸看到气氛有些尴尬,听到耳边翻译小声说着刚才内容。
果然该说不说,美国这些记者有时候还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