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彩页文学 > 1968:从养殖开始奋斗 > 第364章 技术的交流必须建立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

第364章 技术的交流必须建立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

    第364章 技术的交流必须建立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 (第2/3页)

有点正义感啊!

    对方的这几句话,通过卫星传回国内之后,绝对会让美国的国内民众,支持率减少很多。

    不过苏文宸也知道,这种正义感绝对不会太多,当然主要对方也做不了主。

    所以他继续走到下一个地块介绍道。

    “这边同样是来自同区域的盐碱土样,不同的是,它们经过了仅仅三个月的治碱肥处理。”

    这一个地块,跟前面对比就形成了强烈的视觉冲击和希望的感觉。

    原本的死灰色消失无踪,代之以一种深沉,肥沃的健康深褐色。

    土壤结构明显变得疏松透气,颗粒间仿佛蕴含着勃勃生机。

    更引人注目的是其上的生命——郁郁葱葱的抗盐碱牧草如翠绿的地毯铺展,叶片宽厚油亮,充满韧性。

    旁边几株挺拔的小麦苗则已抽出了青绿的嫩叶,昂然向上,预示着丰收的可能。

    这片充满生机的“小天地”,无声而有力地宣告着盐碱地的可逆性。

    空气中断断续续响起压低了的惊叹——“哦,上帝…”

    “不可思议…他们太效率了!”

    总统的目光也在此处停留最久,食指无意识地轻扣着展台的边沿。

    几个随行的农业顾问,也走过去不时的蹲下,抓几把土样查看确认是否是盐碱地的土样。

    苏文宸没有停下,继续带领人群往前走。

    走到下一个展区。

    这一片不再是单纯的土样展示。

    位于中心C位的,是一个构思精巧绝伦的“兔-菌循环”微缩模型。

    它不再是静态的展示,而是将语言中晦涩抽象的“闭环产业链”概念,直观地,生动地演绎出来。

    十几只毛色雪白光亮,体型健硕饱满的“治碱兔”在铺有疏松菌渣垫料的区域内灵活蹦跳,进食。

    苏文宸也指着这几只治碱兔说道。

    “这就是我们治理盐碱地的核心,治碱兔!”

    “它们的排泄物中会蕴含一种神秘的益生菌群,目前我们实验室给这种菌群命名为“盐碱克星”!”

    “而后面这片土地,就是已经进行过两轮治碱肥的使用,其土壤内pH值的含量,已经从9.8降到了7.5。”

    “已经是完全接近正常作物生长的安全阈值了。”

    说完苏文宸又指了指前面的两个展区道。

    “并且根据我们目前的实验数据,经过治碱肥的概率后,其土壤的有机质含量,也从一开始2.0%。”

    “数据是不会说谎的,关于我们检测样本的流程和数据,如果你们感兴趣后续可以跟我们的展区那边要一个特区报告书。”

    “上面有更详细的数据报告。”

    “另外,我们后续已经开始着手优化,培育新型的特殊复合菌群,让它们能有效降解盐碱离子的同时,加大改善土壤结构和提升肥力的能力。”

    “诸位,土地是我们全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也是我们人类维持生存需要,所必须的稳定食物来源。”

    “成本,环保,粮食产量,每一个问题都需要我们做出抉择。”

    “以前我们为了生存,就算知道每年都有土地在一点点退化也毫无办法。”

    说完苏文宸指向身后。

    “现在,我们有了更好的解决办法不是吗?”

    “而且我认为这种生物治碱,它不仅仅是治理盐碱地,更是一套,环保的,可持续性的,解决土地环境问题的一种方向。”

    随着翻译的话音刚落。

    “咔!咔!咔!”

    如同密集的枪声,闪光灯几乎没有一刻停歇。

    记者们如同嗅到血腥味的鲨鱼,兴奋地将镜头焦点死死锁定在苏文宸的身上。

    一些懂中文的已经开始朝着苏文宸提问了。

    场上低声讨论的细碎英文也不时响起。

    其中各种环保,可持续的,变废为宝,盐碱地克星之类的词语更是频发提及。

    “苏主任,你前面说的土地是我们全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这句话,我很赞同,我认为你们的这项技术对我们全人类的延续都有巨大贡献。”

    “请问你们会对其他的国家,开放这项技术吗?”

    记者这话一出,跟着过来的礼宾司和特区的干部,都为苏文宸捏了一把冷汗。

    毕竟刚才在他们看来怎么回应都不好。

    如果直接言辞拒绝,有可能影响后续的谈判。

    但是直接说技术可以开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