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彩页文学 > 1988从蔬菜大棚开始 > 第292章 差距

第292章 差距

    第292章 差距 (第2/3页)

,李哲没有上前干预,原因很简单:李振生是他的本家堂叔,即便过去劝说,也只能说几句不痛不痒的话,没法因为这点小事将其辞退。

    但李哲在心里给李振生记了一笔:如果对方一直不改,等后续找到合适的“监管人员”,第一个就拿他当典型整治。

    除此之外,员工之间的上下级关系也不明确。

    之前李哲担心管理人员过多、实际干活的人少,所以只定了三个生产主管。

    可现在公司有几十个蔬菜大棚和几百个合作大棚,只靠朱益民、老李、陈老师三个主管,根本管不过来。看来还是得再提拔几位资历深的老员工当组长。

    说到底,这些人事安排都是人事部的职责,而李哲上辈子没有管理经验,在公司运营中难免存在不足。

    李哲叹了口气,突然又想起一件事——直营大棚都这么多问题,那些跟公司合作的种植户大棚,会不会更乱?

    他心里不踏实,转身往合作种植区走。

    最先到的是孙强家的大棚,孙强是第一批跟公司合作的种植户,积极性很高,每次技术培训都来得最早。李哲拍了拍大棚的夯土墙,厚度够、够结实,遮阳棚也拉得规范。

    “李老弟,你咋来了?”孙强正蹲在棚里摆弄育苗盘,见李哲进来,连忙放下手里的活迎上来,脸上满是笑意。

    “过来看看你这边种得咋样。”李哲笑着点头,目光扫过棚里的育苗区——孙强没买公司的塑料育苗器,而是用旧报纸折成育苗器,里面的土湿润适中,小苗长得精神。

    李哲拿起一个报纸育苗器,心里涌上一股亲切感,他最初种大棚时,也是这么用旧报纸育苗的。

    “都挺好,公司的技术课我一节没落下,有不懂的就问周老师和朱主管,肯定不会给公司拖后腿!”孙强拍着胸脯保证。

    李哲在棚里转了一圈,确实没毛病。

    他又接连转了十几家合作棚,家家都规规矩矩,情况比他预想的好得多,就拿赵兵家来说,家里的育苗棚里干干净净,连个草叶都没有,更别说烟头了。

    种植进度最快的是王二麻子,他家的的西红柿苗都已经移栽完了,土浇得透、肥施得足,比公司直营棚的还规整。

    李哲拿出一盒中华烟,递给王二麻子一支:“王哥,来根烟。”

    “那可不敢!”王二麻子连忙摆手,一脸郑重:

    “周老师和朱主管都说过,大棚里的遮阳棚、棚膜都是易燃的,真要是点着了,棚毁了不说,菜苗也都毁了,俺可不敢拿自己的收成开玩笑!”

    李哲心里“咯噔”一下——朱益民和周青禾会告诫种植户,自然也跟公司的新员工讲过防火的重要性,为啥种植户能记在心里、落到实处,公司的员工却屡次违规?

    一股火气突然从心底冒上来,李哲心里暗忖:“妈的,等人事部和监督员一到位,看老子怎么收拾你们这些不守规矩的!不想干的,都给老子滚蛋!”

    ……

    晚上六点,李哲慢悠悠走回自家新宅子。

    八百多平米的大院子收拾得干干净净,夕阳的余晖映在新盖的二层小楼上,窗玻璃映出暖黄的光。

    刚进院门,就见小胖子李辉京和妹妹李娜各领着一条半大的土狗,蹦蹦跳跳往门外跑,狗尾巴摇得欢实。

    “二哥!”两人看到李哲,齐声喊了一句,脚步没停,转眼就跑出了院子。

    “马上就吃饭了,别跑远!”王秀英正蹲在灶台旁烧火,见俩孩子跑远,直起身子喊了一声,又转头对李哲笑道,“这俩孩子,一天到晚就知道疯玩,没个闲时候。”

    “娘,甭管他们,也疯不了几天了。”李哲走过去,帮着添了把柴火。

    还有一周就开学,这次回京城,李哲准备把小胖子一起带走。

    王秀英手里的火钳顿了顿,又拍了拍手上的灰:“辉京在咱家住这么久,你二婶就没问过?这当娘的,心也太大了。”

    “我这段时间没去二婶家,她就算想问,也没地儿问。”李哲笑着转移话题,“娘,晚上吃啥?我给您打下手。”

    “不用不用,你累了一天了,快进屋歇着。”王秀英连忙摆手,“屋里有刚烧好的热水,你泡壶茶,看看电视,晚饭一会儿就好。

    你天天管着公司那么多事,做饭这点小事,哪还用你沾手。”

    李哲也不矫情——下午在大棚里跑了一下午,又热又渴,确实想歇会儿。

    他走进客厅,电视柜上摆着刚买的彩色电视机,打开电视机听个响。泡了壶茉莉花茶,刚喝了一杯,就听到院门口传来动静,听声音是李振国回来了。

    “二叔,回来了。”李哲起身迎接。

    “老二,你啥时候回来的?”李振国将公文包随手放在沙发上。

    李哲给他倒了一杯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