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彩页文学 > 1988从蔬菜大棚开始 > 第292章 差距

第292章 差距

    第292章 差距 (第3/3页)

水:“中午回来的,下午巡视了一下公司的大棚。”

    李振国坐在沙发上,松了松领口,点头道:“可惜了,今儿个你没去厂里,下午陈镇长去厂里视察,几位厂领导也去了,老热闹了。”

    “陈镇长说啥了?”李哲追问。

    “也没说啥,就是问了问厂里的生产情况和工人的待遇,陈镇长还说回头要请你吃饭,感谢你养活了半个厂的工人。”李振国端起茶杯,直接一口喝了。

    李哲笑了笑,也没太在意,继续问道:“二叔,罐头厂最近咋样?生产还顺利不?”

    “挺顺利的,工人干活勤快,机器也没出啥毛病。”李振国喝了口茶,缓了缓说道,“卫生和质量也没问题,我每天都去查,绝对符合出口标准,你放心。”

    “那就好。”李哲放心地点点头,又问,“现在厂里有多少库存?酸黄瓜、番茄、黄桃罐头各多少?”

    “酸黄瓜罐头十六吨,番茄罐头四十八吨,黄桃罐头四十二吨。”李振国记得清清楚楚,张口就来,“库房还能再放些,不过也快满了。如果继续生产,还要再租赁罐头厂一间库房。”

    “暂时不用,我京城的朋友刚拿到二百吨出口苏联的罐头订单,过两天就能安排卡车来拉货。”李哲说道,“到时候你那边提前准备好,卡车一到,直接装车就行。”

    “没问题,我明天就让人把库房整理好,把要发的货提前挪到门口,省得耽误时间。”李振国一口应下,又皱了皱眉,“眼瞅着就九月份了,再有一个月,番茄和黄桃的采摘期就过了,到时候罐头厂没了原料,该生产啥货品?总不能让机器停了?”

    “二叔,您放心,我早有准备。”李哲笑了,“我已经让人在育苗棚里种了一批腌渍小黄瓜,十月初就能采摘,到时候可以接着生产酸黄瓜罐头。”

    李振国这才松了口气,点头道:“有你这话,我心里就有底了。”

    叔侄俩又聊了会儿罐头厂的细节——从工人排班到原料采购,再到新罐头品种的研发,不知不觉就到了七点,王秀英在院门口喊:“吃饭了!都出来吧!”

    今晚的李家新宅格外热闹,除了李哲一家和李振国爷俩,李卫东一家三口也过来了。

    王秀英把饭桌摆在院子里,凉风吹着,舒服得很。

    桌上的菜摆得满满当当:酱牛肉切得厚薄均匀,泛着绿光;西红柿炒鸡蛋红黄相间,看着就有食欲;炒油麦菜翠绿爽口,炒土豆丝金黄酥脆;红烧鱼炖得入味,腐竹肉片香飘四溢;还有皮蛋豆腐、芹菜花生米两个凉菜。

    最后王秀英端着一口大黑锅过来,给每个人盛了一碗八宝粥,米粒、红豆、红枣、莲子混在一起,米香扑鼻。

    小胖子李辉京瞅着碗里的八宝粥,皱起了眉:“大娘,咋又是八宝粥啊?”

    王秀英手里的勺子顿了顿,反问:“咋的?大娘煮的八宝粥不好喝?”

    “好喝是好喝,可也不能天天喝啊!”小胖子苦着脸,“我都连续喝了半个月了,现在一看到八宝粥,就有点犯怵。”

    李娜也跟着附和:“是啊娘,你这每天晚上雷打不动熬八宝粥,喝不完的第二天早上热热继续喝,再好喝也扛不住啊!”

    王秀英的脸一下子红了,有些不好意思地讪笑道:“就你俩嘴叼!今天再喝一顿,明天就不熬了。”

    自打上次李哲跟她说,让她帮忙研究八宝粥的配方,等配方成熟了,罐头厂会生产八宝粥罐头,到时候还会给她奖金,王秀英就把这事放在了心上,几乎每天都要熬上一锅八宝粥。

    一开始大家觉得配料丰富、味道好,可天天喝,谁也受不了。

    李哲端起碗,喝了一口八宝粥,咂了咂嘴,赞道:“娘,您这八宝粥熬得越来越好了,莲子炖得软烂,红枣也甜,比上次好喝多了。”

    王秀英眼睛一亮,连忙问:“那现在这味道,能做成罐头不?”

    李哲又喝了一口,仔细品味了一会儿,才缓缓说道:“还差一点意思。现在甜味有点重,莲子的苦味没去干净,而且粥的稠度也得再调调,得让口感更稳定才行。”

    周围的人听到这话,脸色微变,得,估计还得天天喝八宝粥。

    王秀英却有些犯愁,叹了口气说:“我天天熬,家里人的嘴都被养叼了,我自己也尝不出好坏了,这可咋整?”

    “娘,这还不简单。”李哲笑着出主意,“明天您去公司食堂熬八宝粥,公司里有几十号员工,男女老少都有,您让大家都尝尝,问问他们的口味和意见,多听几个人的,不就知道差在哪儿了?”

    “对啊!我咋没想到这个!”王秀英眼睛一下子亮了,拍了下手:“明天我一早就去食堂,多熬点,让大家都尝尝!”

    小胖子和李娜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里看到了“解放”的喜悦——终于不用天天喝八宝粥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