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彩页文学 > 大明皇孙 > 第三章 建文元年:湘王焚宫的血色预警

第三章 建文元年:湘王焚宫的血色预警

    第三章 建文元年:湘王焚宫的血色预警 (第2/3页)

望向王妃冯氏,后者身着诰命夫人礼服,面上虽平静,眼底却藏着恐惧,“夫人,你怕吗?”

    冯氏上前,握住他的手:“能与王爷同生共死,妾身何惧?”

    朱柏大笑,声如洪钟:“好!既然他们说我谋反,那我便谋反给他们看!”他忽然抽出宝剑,指向天空,“传我命令,整军备马,随我杀出城去!”

    就在此时,一名小厮气喘吁吁地跑来,呈上一封信笺:“王爷,这是京城来的密信!”

    朱柏皱眉接过,展开一看,瞳孔骤缩。信中写道:“湘王叔且慢!朝廷若逼急,可从王府后园假山下密道出逃,某已使人在江陵接应。切记: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侄瞻膳顿首”

    “瞻膳?”朱柏喃喃自语,想起那个出生时伴有异象的皇孙,心中忽然涌起一丝希望,“好个祥瑞之子!来人,随我去后园!”

    然而,当他们赶到后园时,却见假山下的密道口已被巨石堵住,旁边贴着一张字条:**“密道已毁,王爷勿念。”**朱柏怒极,挥剑劈向巨石,却只在石上留下一道浅痕。

    “王爷,官军已破城!”吴勇惊呼。

    朱柏望着天空,忽然露出释然的笑容:“看来,天要亡我朱柏。”他转身对冯氏道,“夫人,陪我回府,换上帝王衣冠。今日,我要让天下人知道,我朱柏,宁死不辱!”

    应天府,燕王府。朱瞻膳盯着手中的密报,浑身发冷。报上只有寥寥数语:**“湘王焚宫,阖府皆亡。”**春桃站在一旁,眼眶通红:“小王爷,奴婢使人查过了,密道是被……是被梅花卫的人堵上的。”

    朱瞻膳猛地抬头:“素梅为何要这么做?”

    春桃摇头:“不知道。但奴婢在堵密道的巨石上,发现了这个。”她递上一枚银哨,正是素梅给的那枚,只是哨身已被砸扁,上面刻着“舍卒保车”四字。

    朱瞻膳只觉一阵眩晕,险些跌倒。他终于明白,素梅所谓的“破局”,不过是利用他激化矛盾,而湘王,不过是这盘棋中的一枚弃子。

    “小王爷,”春桃扶住他,“明日与世子妃见面,您可要当心。奴婢总觉得,这梅花卫……怕是想让您成为第二个湘王。”

    朱瞻膳深吸一口气,稳住身形:“我自有计较。你去准备笔墨,我要给兄长写封信。”

    次日,朱瞻膳随张氏来到秦淮河畔的一座别院。开门的是个跛足老者,见到张氏,立即跪地叩首:“小人见过世子妃,见过小王爷。”

    张氏示意他起身:“胡先生,不必多礼。这位是二公子,可信得过。”

    朱瞻膳打量着老者,只见他虽身着粗布衣裳,却难掩书卷气,左足微跛,右眼戴着眼罩,分明是个退伍的老兵。

    “胡先生原是太祖爷的亲兵,”张氏介绍道,“后来因伤退伍,如今替我管些杂事。”

    老者微微一笑:“小王爷莫看我这副模样,当年在漠北,也曾斩过鞑靼人的首级。”他转身引他们进了书房,墙上挂着一幅《西域地图》,案头摆着几本兵书,最上面的是《纪效新书》。

    “不知胡先生召我来,所为何事?”朱瞻膳开门见山。

    老者关上门,从怀中取出一封信笺,递给朱瞻膳:“小王爷且看。”

    展开信笺,朱瞻膳只觉血液瞬间凝固。那是朱元璋的另一道遗诏,上面写着:**“若皇太孙失德,藩王可清君侧,以安社稷。钦此。”**与素梅给他的遗诏不同,这道遗诏并未提及他的名字,却盖着同样的玉玺。

    “这是……”他声音发颤。

    “这是真遗诏,”老者沉声道,“而你手中的那份,是假的。”

    朱瞻膳如遭雷击。他想起素梅的话,想起湘王的死,终于明白自己被利用了——梅花卫用假遗诏引他入局,借他之手将“通虏”密档传入燕王府,又故意泄露削藩消息,为的就是激化朱允炆与朱棣的矛盾,逼燕王起兵。

    “他们为何要这么做?”他咬牙切齿。

    老者摘下眼罩,露出空荡荡的眼窝:“因为有人想让天下大乱,想让朱氏子孙自相残杀,如此,他们便可趁乱而起。”

    “他们是谁?”

    “不知道,”老者摇头,“但可以肯定,梅花卫已被人渗透,如今的梅花堂,早已不是太祖爷当年的梅花堂。”

    张氏忽然握住朱瞻膳的手:“二弟,胡先生是可信之人,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