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定元年三月初七 (第1/3页)
次日直至午后,才有侍从到刘年屋里,手里捧着绿色官袍和圆顶直角幞头,官袍上放有牙牌。
“刘校尉,许都尉让我现领你去第一团,宣读任命。”侍从说,“都尉说,您也可以先去祭拜刘都尉。”
“谢了,先去驻营吧。”
“请。”侍从领着刘年往府衙外走。
“这是都尉备与刘校尉的马。”侍从说。
偏门前停有两匹棕马,偏瘦。
刘年上了马,侍从上来挽着刘年的马,回头还示意余齐上马。
“这是?”刘年问。
“这是备与官人的马。”侍从说。
“你呢?”
侍从笑笑而未说话。
“你下来。”刘年看向余齐。
余齐立马跳下马,将马挽到侍从面前。
“他小娃娃,我抱着他骑就成,您上马吧。”刘年说。
“这怕是不成,都尉…”
“不,您上,此小事都尉决不会在意。”刘年坚持。
侍从先左右手挽着两匹马往武定门方向走,待走过半里路,这才翻身上马。
“校尉跟我来。”侍从上马时才见其手臂粗壮,腿脚有力。
“你一定也是兵的。”刘年笑着说。
“校尉好眼力。”
“请问尊姓。”
“在下陈乙。”
“几年兵。”
“康安年。”
“已有九年。”
“是啊,曾任队正,现在许都尉身旁做侍卫。”
“能做其亲卫,定勇猛过人。”
“不足为道。”陈乙笑道,“校尉可知第一团?”
“初来乍到,不太详细。”
“第一团可不止其校尉腐坏,还是御使侄孙,手下更是一群骄兵。”陈乙说,“前日御使到访府衙,照例检阅府军千人,其第一团的甲胄最为干净光亮,其余包括都尉甲胄都有锈迹。今日一早,应该是昨日,一团校尉便被罢免,御使亲自罢免,并调到贡县做县丞去了。”
“看样子其骄悍声名远扬啊。”
三人出了武定门,往东北方向走了三里路就到了府军本营。陈乙带刘年二人往内走到都尉堂下。许敬忠正和两人对话,见刘年来,带着那两人到刘年面前。
“喜全兄,这是张潜,三团校尉,这是吴小河,二团校尉。”许敬忠开口指着身旁两人介绍。
“刘兄。”张潜笑着说。这时刘年只觉他笑得奸险。
“刘兄。”吴小河作辑行礼。
刘年回礼二人。
“你们带喜全到一团去看看吧,我就先走了。”许敬忠说完示意陈乙跟上。
“都尉慢走。”张潜说完,和吴小河作辑弯腰。
“刘兄,上次不辞而别是为何?”张潜说。
“本是想找处地解决内急,后只好到林子里方便方便,后回营帐没见到张校尉就先行离开了。”
“那马都忘牵了?”
“本想着今日有空就来找张校尉讨的。”
“我叫人送到你们团来。”
“那就谢过了。”刘年说。
张潜笑了笑便转头走,侧过头对吴小河说,“老吴,你带他去吧,我还有事。”
吴小河指着前方说,“请,刘校尉。”
吴小河领着二人绕过一排排营房,在到一团驻区时,一股难闻的味道就冲着鼻子窜。不时还有几人裸露半身追逐,仅有一人见到吴小河路过才握拳行礼。
“一团的事刘兄应明了。”吴小河说。
“自然。”刘年说,“的确需整治。”
“刘兄,就送你到这吧,转角就是你的营房。”
“吴校尉,请问许都尉治下我们可否便宜行事?”刘年说完,指着着周围。
“看你本事了,刘校尉。”吴小河说完,握拳行礼后走了。
刘年和余齐踏进营房,刘年未着官袍,有几人想上来阻拦,刘年便拿出牙牌,这几人赶忙行礼后退。
刘年进到营房,把外袍脱下,解腰带,随后拿起余齐手中的绿官服穿上,系好腰带,整理好幞头,拿起刀往门外走去。
刘年二人刚开门便是一排兵卒立于外,有的胖,有的瘦,有的壮。见刘年出门,都鞠躬行礼,其中一胖个子抬头先开口:“恭迎校尉。”
“大伙们好,本应该有人来帮我宣读任命得,但眼下我只好自己介绍自己。”刘年走到他们中间说,“我姓刘,叫刘年。”
“刘校尉!”还是只有胖个子在说,“校尉可有什么赏赐?”
“你是?”
“左旅帅。”
“以前你们的长官都赏赐什么?”刘年靠近胖个子问。
“金银倒没有,但酒啊,肉啊,几个小铜钱总常有的。”胖子笑起来。
“府军不给你们发饷?”
“这战事那么多,身家性命留在这,总要有些想头吧?”胖子说完,表情严肃起来。
“行!让你们的几个头头明日午后操练完到我房内来拿,他们拿了来给你们分!
“那就谢过校尉了!”胖子说完叫其余人鞠躬行礼。
送走这群骄兵,刘年带着余齐转到府军本营外,绕着护城河走。陇州府城南北长十里,东西宽六里,是西北重镇。自旧朝设天武军至此,这就是抗击北察鞑和三戎的中心。虽其城内不算繁荣,但其城防修建得极其严固。
“官人,我们真去讨肉吗?”余齐问。
“讨,还要到都尉那去讨。”
两人骑上马又往许都尉府衙前往,穿过武定门时,前方却有几位旗手骑着马奔来。刘年看得出是天武军旗,再靠近点,能看到不远后有从节制使府衙方向来的车队,不停有骑手奔驰而过。
“你还找李重玄将军吗?”余齐问。
“得罪那么些人,能有地方做事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