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彩页文学 > 执法办案理论知识 > 第四章案例分析题

第四章案例分析题

    第四章案例分析题 (第2/3页)

应对 服务业经营者进行处罚。因此处理本案的关键是判定服务业经营者是否“知道或应当知道”。

    本案中,开发商如果能证明自己按 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投标法》规定的程序和条件进行招标采购 电线、及时履行进货检查验收义务、监理部门也未提出异议等, 应当认定开发商不知道该批电线为假冒电线。如果开发商不对电 线供应商资质、信誉等方面进行审查,不按照招标投标法的规定 进行招标,对监理部门提出的意见置之不理,则应当认定其知道 或应当知道该批电线为假冒伪劣产品,应当依法进行处罚。

    案例 6:张某分别于 2011 年 6 月 15 日、2011 年 6 月 20 日, 在被告某市某超市公司经营的商店里购买了云 x 牌河南羊肉烩面 24 袋,价值 403.2 元并开具了购物凭证。回家食用后出现 不适症状,经咨询食品医学人员,获悉云 x 牌河南羊肉烩面擅自 添加了非食品原料当归和党参成分,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的相关规定。张某依法向某市市场监管部门进行了举 报,后经市场监管部门查证,上述食品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要 求,依法没收了该食品及违法所得,并处以罚款 2000 元的行政处罚。事发后,超市公司只愿意退赔 403.2 元货款,拒绝赔偿其 他损失。

    1、张某对超市这种赔偿行为是否接受?

    2、张某应当怎么办?

    答:

    1、张某对超市这种赔偿行为不能接受。

    2、张某应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 96 条之规定,提起民事诉讼,请求判令某市某超市公司返还购物款 403.2 元,并支付十倍赔偿金。 某市区法院经审理后认为,当事人行使权利、履行义务应当遵循诚实信用原则。原告张某在被告超市公司的商店处所购买的 云 x 牌河南烩面中,添加了不能加入普通食品的党参和当归成份。 被告作为销售者,销售明知是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应当 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原告为此要求被告返还购物款并支付十倍 赔偿金的诉讼请求于法有据,法院予以支持。遂判决被告某市某 超市公司返还原告张某购物款 403.2 元,并支付十倍赔偿金 4032 元。

    案例 7:一个计量技术机构通过考核,取得了省级市场监管 部门的测距仪、经纬仪的型式评价授权。某个原来生产测距仪和 经纬仪的计量器具生产企业,新开发研制了全站仪要求做计量器 具新产品的型式批准。考虑到该计量技术机构对测绘仪器比较熟 悉,省级市场监管部门就将全站仪的型式评价工作下达给了该计 量技术机构。该技术机构接受任务后,根据有关技术资料编写了 型式评价大纲经实验室主任审核批准后实施型式评价。 请问在这次型式评价的实施过程中是否存在问题?为什 么?

    答:首先,关于承担型式评价技术机构的资质问题。 根据 《计量器具新产品管理办法》的规定:承担型式评价的技术机构 必须具备计量标准、检测装置以及场地、工作环境等相关条件,按照《计量授权管理办法》取得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或省级市场监 管部门的授权,方可开展相应的型式评价工作。 因此,在承担

    型式评价技术机构的资质问题上存在两个问题:(1)、该计量技 术机构虽然取得了测距仪和经纬仪的型式评价授权,但是并没有 取得全站仪的型式评价授权。所以,省级市场监管部门把全站仪 的型式评价任务下达给该计量技术机构是不正确的。(2)、计量 技术机构在接受任务后必须全面审查申请单位提交的技术资料, 如果发现不是授权范围内的项目应该及时向省级市场监管部门

    反映,由省级市场监管部门重新安排有资格的计量技术机构承担。 所以,计量技术机构承担不具备资质的全站仪的型式评价任务是 不正确的。

    其次,在型式评价工作的实施过程中还存在以下不符合《计 量器具新产品管理办法》中规定的程序要求: 1、“该技术机构 接受任务后,根据有关技术资料编写了型式评价大纲经实验室主 任审核批准后实施型式评价。”是错误的。错误之处有三点:

    (1) 是首先应该考虑是否有国家统一颁布的型式评价大纲或计量检 定规程中是否有型式评价要求,如果有应该按大纲或计量检定规 程要求实施,如果没有国家统一规定的要求,再编制型式评价大 纲;

    (2)是承担型式评价的技术机构必须全面审查申请单位提交 的技术资料,并根据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制定的型式评价技术规范 拟定型式评价大纲;

    (3)是型式评价大纲由承担型式评价技术机 构的技术负责人批准。

    案例 8:2017 年 6 月初,公元集团永高股份有限公司(系“公 元”品牌管材、管件生产企业)在多次向有关部门举报查处无果 的情况下,向市场监管局举报反映该企业 2016 年在南京地区的 销售额下降明显,在南京银桥、金桥、板桥红太阳等市场已发现 多家管材经营部销售假冒其品牌的系列管材。接到举报后,分局 及时组织人员进行持续摸排跟踪。

    1、如果上述线索事实成立,应依据什么法进行查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