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家校共育的新模式 (第1/3页)
手机屏幕幽暗的光映着金戈惨白的脸。监控截图中,那深色连帽衫裹住的背影,那微驼着肩、左腿似乎有点吃力的步态,像烧红的烙铁,狠狠烫进他重生的灵魂深处!
——是余匕!那个前教育官员,那个因贪污渎职被他亲手送进去、又在狱中发誓要让他生不如死的余匕!他出来了?!他竟敢把爪子伸进校园,伸向他和学生?!
“金老师?金老师!”休息室外,崔丽清亮的声音带着一丝担忧,“家长工作坊马上开始了,大家都等着您呢!”
金戈猛地闭上眼,再睁开时,眼底翻涌的惊涛骇浪已被强行压下,只剩下一种近乎冰冷的平静。他深吸一口气,仿佛要将肺腑里那股刺骨的寒意和滔天的怒意一并压回深渊。指尖因为用力而泛白,他迅速删掉那条毒蛇般的短信,连同那个烙铁般的截图,动作快得像要甩掉什么致命的瘟疫。他用力搓了把脸,再抬头,嘴角甚至扯出一个略显僵硬的弧度,推开了休息室的门。
“抱歉,刚处理了点急事。”他的声音听不出丝毫破绽,温和依旧,带着令人安心的力量,“我们这就过去。”
阳光透过大会议室宽大的落地窗泼洒进来,金灿灿地铺满了半个会场。家长们的面孔在明亮的光线下清晰可见,带着期待,也带着几分惯有的疏离和审视。长条桌上,几盆绿萝生机勃勃,嫩绿的叶子在微风中轻轻摇曳,无声地对抗着空气中那丝若有若无的紧绷。金戈站上讲台,目光缓缓扫过台下,那些熟悉的、不熟悉的面孔——有张昊父亲布满风霜沟壑的脸,也有其他家长带着生活疲惫却努力挺直的脊梁。上一世,多少孩子毁在这家校之间的无形壁垒之后?他握紧了拳,指甲深陷掌心带来尖锐的痛感,这痛感奇异地将余匕带来的阴寒逼退了几分,也让他胸腔里那股为教育燃烧的火焰烧得更旺、更烈!
“各位家长!”他的声音陡然拔高,清朗有力,瞬间击碎了会议室里最后一点嗡嗡的杂音,“今天请大家来,不是听我讲大道理,也不是看我们老师唱独角戏!今天,我们要一起搭一座桥!”他猛地张开双臂,动作幅度很大,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激情,“一座真正连接家庭和学校的桥!一座能让我们的孩子走得更稳、更远的桥!它就叫——‘家校桥梁计划’!”
台下瞬间一片寂静,随即爆发出嗡嗡的议论声,无数道目光聚焦在他身上,惊讶、怀疑、探究……复杂难言。
金戈没给他们太多思考的时间,直接切入核心:“我知道!我知道大家忙,忙着生计,累了一天回家恨不得倒头就睡!我知道大家心里可能犯嘀咕:孩子在学校有老师教不就得了?我们懂什么?瞎掺和啥?”他语速极快,语气却异常诚恳,像在掏心窝子,“可孩子是谁的?是我们的!是你们的!老师再用心,能替代父母的爱和陪伴吗?能替代家里饭桌上的一句关心、睡前的一次谈心吗?”
他顿住了,目光灼灼,扫过前排一位眉头紧锁的父亲:“张大哥,还记得上学期张昊那次数学测验吗?满分!他回家跟你说了没?你当时夸了他一句没有?”那位姓张的父亲被突然点名,先是愕然,随即脸上掠过一丝不易察觉的赧然和触动,下意识地搓了搓粗糙的手。
金戈的声音放低了些,却更添穿透力:“或许您当时正为工钱的事烦心,觉得孩子考好是应该的。可您知道吗?那小子后来偷偷告诉我,他多想听您说一句‘儿子真棒’!就一句!他盼了好几天!”张昊父亲的头垂得更低了,肩膀微微塌了下去。
“我们的‘家校桥梁’,不是要给大家增加负担!”金戈话锋一转,语气重新变得激昂,“我们搞家长工作坊!请真正的专家,不讲空话套话,就讲怎么跟青春期的孩子有效沟通,讲怎么帮孩子管理时间,讲怎么发现他们的闪光点!我们开在线家长学校!手机就能学!利用碎片时间,十分钟、二十分钟,学点实用的!我们还建专属沟通群!不是那种只会发通知的僵尸群!是真正能交流孩子情况、分享教育心得的‘活’群!有老师值班,有家长互助!”
他点开精心准备的PPT,简洁明快的界面,清晰实用的模块设计,一目了然。一个关于“如何应对孩子情绪爆发”的模拟情景剧短视频开始播放,里面没有高深理论,只有几个家长和孩子间日常冲突的真实还原,以及专家基于这些冲突给出的、立刻就能上手使用的沟通话术和技巧。视频里孩子委屈的眼泪,家长无奈又暴躁的吼叫,专家温和却直指要害的拆解……像一块块石头,投入家长们的心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