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3章 能赚钱的飞机才是好飞机 (第1/3页)
外场露天停机位,研发人员和厂里的分管领导围着01号歼-7查看着,机务人员正在对发动机进行检查。
所谓外场,既部队对机场飞行区的称呼,生活区则是内场。
研发人员和厂里的分管领导不时的拿眼扫过来,李干一脸的委屈和哭笑不得。
说出来你们可能不信?
但是我真不是故意的啊!
林光明站在他身边,感受着领导那冰冷的目光,垮着脸低声说,“我的李排长啊,是,试飞工作很紧迫,可干工作还是得有章法的呀,急也不急那几分钟,现在好了……”
他不敢把话说得太重,就这么一个宝贝疙瘩,要是撂挑子了,项目可就真抓瞎了。
李干这会明白问题的所在了,前主的记忆告诉他,当前的试飞方式还远远没有几十年后那么完善,这里面有误会。
这时,分管生产的副厂长举步走了过来,还有几个中年人跟着,一直走到李干面前。
林光明连忙介绍,“李排长,这位是我们的杨伟杨副厂长,也是总管这个项目的厂领导。”
随后,林光明分别介绍了其他人。
杨副厂长打量着李干,“你就是从大厂调过来的试飞员李干同志。”
不等李干说话,杨伟微微点头,面带微笑说,“你的事我们接到内部通报了,在当时那么危险的情况下,你还能成功进行迫降,飞行能力绝对是这个。”
他说着竖起大拇指。
其余几个人都露出友善的笑容。
李干愣了一下,心里出现一股暖流。
在211厂,他是人见人嫌被推出来背锅的倒霉蛋,而在这里,即便他踩爆了发动机,厂领导以及研制团队的技术大牛们,对他也没有不满。
光是这样的态度,就让人感到舒心。
李干行了一个军礼,把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杨厂,各位师傅,我必须要说明一下。我并没有带着零三号歼八事故的处理结果所给我带来的怨气干工作。”
“我仔细研读了用户提出的改进要求,其中就有一项内容,明确提出战机必须要具备在恶劣环境下紧急升空作战。”
“用户所在地区属热带沙漠气候,环境与我国有很大差异,对发动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试飞的时候,应当从整体上来考虑战机的性能,而不是仅仅考虑气动布局。”
“从试飞的效费比来看,一次试飞测试做多项测试,能够提高试飞效率,还能节省经费。”
节省经费?!
听到这四个字,所有人都动容了。
这简直是诱惑啊!
985厂什么都缺,最缺经费,再不开源,上万名职工真的要饿肚子了。
经费有限的情况下,研制团队是一块钱掰成两半花,甚至许多人倒贴。
这时,一名中年人陷入了沉思。
他往前走了两步,李干看到了他,顿时微微一愣。
这人很面熟啊。
突然,他脑海里跟爆了一颗手榴弹一样——这不是年轻版本的宋文忠宋总工吗!
三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