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彩页文学 > 大国军工:重生1978,手搓六代机! > 第一卷 第16章 杀回211厂

第一卷 第16章 杀回211厂

    第一卷 第16章 杀回211厂 (第3/3页)

    军人出身的宋文忠信仰坚定,困难再多,也要想尽一切办法克服,为新东大航空事业做贡献。

    可惜,211厂没有他的容身之处。

    此时,助理提起了宋文忠的方案,武达民就像是被一根刺扎到了心里一样,非常的不舒服。

    助理也不知道是看不出武达民的情绪变化,还是他真的不吐不快,他继续说,“姚师叔的涡扇-6搞了整整十年,现在还停留在地面测试阶段,而且地面开车运行时间只有一百多个小时。老师,其实大家都知道,歼八是等不了涡扇六的。”

    “宋工提出用涡喷-13P,这是很成熟的方案,两台涡喷-13P的推力,能满足空军提出的2.5马赫的最大平飞速度指标。下面就是气动布局调整的问题。”

    武达民听不下去了,愠怒道,“行了。老姚的涡扇-6是对标西方各国第三代涡扇航空发动机的重大项目,我国技术底子薄弱,搞个十年八年没能定型,那是很正常的。”

    “按照你姚师叔的计划,五年内定型没有问题。发动机是飞机最关键的组成部分,为先进发动机等上三五年时间,完全是值得的。”

    助理面带苦笑,不再进言了。

    他知道,再怎么说,也劝不动固执的老师。

    涡扇-6这个项目,国家每年大把大把经费往里面扔,整整十年过去了,就算是再差,也应该到了装机试飞阶段,然而实际情况瞒得过外行人,瞒不过他们内行人。

    整整十年,涡扇-6样机只进行了一百多个小时的地面试车!

    不是该发动机项目总设计师姚兆林不想继续试车,而是涡扇-6的样机居然在试车的时候平均每三个小时就会出现一次故障!

    这种发动机,敢装在飞机上吗?

    这种发动机,五年内能定型吗?

    要知道,航空发动机要达到定型标准,必须要装上飞机实实在在地飞上几百个小时,而且在地面要做全寿命试车——持续不断地运转,如果设计寿命是1000小时,那就要连续不断运转1000个小时。

    涡扇-6距离这个阶段还远着呐!

    “小翟,你去晨光厂看看,有情况及时跟我汇报。”武达民说。

    翟助理连忙问,“老师,我该怎么做?”

    武达民说,“晨光厂是我们的主要配套厂,你是我的助理,过去那边检查歼八项目的零配件生产情况理所当然。不要和调查组正面接触,可以侧面打听一下调查情况。”

    “另外,跟沈杰说,他们厂的生产任务,是要依靠211厂来完成的,有些事情,该主动站出来就得站出来。”

    翟助理心底微微一震,老师又要把替罪羊推出去了。

    他点头答应说,“老师,我明白了,我现在就过去。”

    翟助理去找厂办派了辆车,马不停蹄地往晨光厂去了。

    另一边,在前往晨光厂的路上,贺明飞十分好奇地询问了李干,关于遭遇微暴流的处置办法。

    还是那句话,内行看门道。

    贺明飞看了通报后,和03号运-8的副驾驶一样,对李干提出的反向操作感到费解。

    不应该这么干啊!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