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彩页文学 > 穿越古代儿孙满堂 > 第102章 不同的收割方式

第102章 不同的收割方式

    第102章 不同的收割方式 (第3/3页)

百个铜板,最大能称五百斤。

    “起!”

    二郎、三郎抬着,大郎拨动秤砣,看秤。

    “九十六斤,去皮四斤,九十二斤---”

    “九十七斤,去皮四斤,九十三斤---”

    “一百零一斤,去皮四斤,九十七斤---”

    七亩水稻,一共五千五百六十六斤!

    亩产七百九十五斤,而一亩地糯稻,收了六百二十四斤,因为品种不同,糯米的亩产是比正常水稻要少一些的。

    “七百九十五斤亩产!”村长再三确认,眼睛一眨不眨看着王童生,似乎是在问他,是不是算错了!

    其余村民,一个个呼吸也都厚重了不少。

    王童生白眼连翻,“不会错的,七百九十五斤亩产还有多一些,清虎育苗插秧的办法,比老办法好。”

    “嘶!”

    一时间,人群中是此起彼伏的倒吸冷气之声。

    真的多了,赵清虎那八亩田水稻,老农人一看就知道,亩产不会少。

    他那水稻田里面的稻穗,比他们家水田里面的都要壮实很多。

    而且,水稻整体看上去,也壮实不少。

    但是,没人能想到,亩产竟然这么多,七百九十五斤啊,差五斤就是八百斤亩产。

    最后几箩筐也上秤了,这是赵清虎多余的秧苗,在竹溪浅滩处插秧的收获。

    大概有五分地,而且夏日雨水量大的时候,还被淹没了两次。

    好在,洪水来得快去得也快,两三日就退去了,而水稻也长成了,生命力不弱,挺过来了。

    收获虽然不多,但是,也有三百一十二斤。

    这可是白捡的三百斤粮食啊,毕竟,除了插秧外,他们家也没管过,增肥不用谈,往竹溪施肥,要有多蠢才能干出来?

    就因为这五分地的不确定性,赵清虎一家连除草都没有。

    就插秧出了力,其余的,都是自然生长,却得到了三百斤粮食!

    众人看了,只剩下羡慕了。

    关键是,赵清虎家里面,那山坳里面的水田是今年才刚刚开荒的。

    三年内,不用上交任何赋税。

    收了多少都是他们家自己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