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彩页文学 > 天狼诀2 > 第一百二十七章南宋使者又惹事(二)

第一百二十七章南宋使者又惹事(二)

    第一百二十七章南宋使者又惹事(二) (第1/3页)

    陈小荣完成使命,心中一块大石落地,即刻启程返回临安。李新宇派了一队禁军护送他们,还赠送了一批战马和兵器,以示友好。然而,归途并非一帆风顺。当他们行至河北境内时,遇到了南乾的游骑兵。

    这支游骑兵约有百人,个个骑术精湛,手持弯刀,见到陈小荣一行人,便立刻发起了攻击。护送的盛唐禁军虽奋力抵抗,但人数处于劣势,渐渐难以支撑。陈小荣见状,命人将随身携带的文书和礼物藏在一处隐蔽的山洞中,然后亲自率军突围。

    他手持长枪,身先士卒,与南乾兵展开了殊死搏斗。混战中,一名南乾兵的弯刀朝着他的胸口砍来,陈小荣急忙侧身躲避,却被另一名南乾兵从背后踹倒在地。就在这生死关头,王敬之冲了上来,挡在陈小荣身前,与南乾兵厮杀。李顺也率领几名护卫,拼死掩护陈小荣撤退。

    经过一番激战,陈小荣一行人终于突出重围,但也付出了惨重的代价。护送的禁军死伤过半,王敬之身受重伤,昏迷不醒,李顺也被砍伤了一条腿。陈小荣看着受伤的同伴,心中悲痛不已,他知道,若不是大家拼死保护,他恐怕早已命丧南乾兵之手。

    他们不敢停留,带着受伤的同伴,日夜兼程地向南赶路。途中,他们遇到了一支南宋的边防军,才得以安全返回临安。回到临安后,陈小荣立刻进宫,向高宗赵不疑禀报了出使盛唐的经过和结盟的结果。赵不疑听闻结盟成功,大喜过望,对陈小荣大加赞赏,封他为礼部侍郎,并命他负责筹备出兵北伐之事。

    然而,陈小荣并未因此而高兴。他深知,宋唐结盟只是抗南乾的第一步,接下来的北伐战争将会更加艰难。南乾的实力远胜于宋唐两国,若两国不能齐心协力,团结一致,恐怕难以击败南乾。而且,盛唐内部对南宋仍有疑虑,若在战争中出现矛盾,结盟随时可能破裂。

    接下来的几个月里,陈小荣积极筹备北伐事宜,与盛唐方面保持密切联系,协调两国军队的行动。他多次前往江淮前线,视察军队的训练情况,鼓舞士气。然而,南宋的军队长期缺乏训练,战斗力低下,将领们也大多贪生怕死,不愿北上作战。盛唐方面也出现了问题,李新宇在派遣军队时,对南宋军队处处提防,不愿将主力部队交给南宋将领指挥。

    就在宋唐两国军队准备会师太原时,南乾又派使者前往临安,向高宗赵不疑求和,许诺只要南宋停止与盛唐结盟,南乾愿意归还淮河以北的部分土地,并减少每年的贡银。赵不疑本就对北伐心存疑虑,听到南乾的求和条件后,便动摇了,想要放弃结盟,与南乾议和。

    陈小荣得知消息后,心急如焚,多次进宫劝谏赵不疑:“陛下,南乾向来言而无信,此次求和只是缓兵之计。若陛下此时放弃结盟,与南乾议和,不仅会失信于盛唐,还会让南乾得以喘息,日后南乾必将再次南下,攻打我朝。陛下千万不能被南乾的花言巧语所迷惑啊!”

    然而,赵不疑心意已决,他认为南宋的实力不足以与南乾抗衡,与其冒险北伐,不如接受南乾的求和条件,保住江南的安稳。他不顾陈小荣的反对,下令停止北伐筹备,并派使者前往南乾议和。

    陈小荣见自己的努力付诸东流,心中悲愤交加,却又无能为力。他知道,南宋失去了这次抗南乾的大好机会,日后必将陷入更加危险的境地。而他自己,也因反对议和,被赵不疑贬为地方知州,离开了临安的政治中心。

    陈小荣被贬到江南的一个小州担任知州,这里远离战火,风景秀丽,但他却无心欣赏。他时常站在江边,望着北方,心中牵挂着抗南乾大业和国家的命运。他听说,盛唐因南宋单方面撕毁盟约,大怒之下,独自出兵北伐南乾,却因兵力不足,在太原城下被南乾军击败,损失惨重。此后,盛唐国力大损,再也无力北伐,只能固守中原,与南乾形成对峙之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