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彩页文学 > 天幕直播靖难,朱棣你别跑! > 第111章 定都北京,老朱之忧!

第111章 定都北京,老朱之忧!

    第111章 定都北京,老朱之忧! (第1/3页)

    画面里,硝烟似乎刚刚散去,但应天皇宫的金銮殿上,气氛却比战场更凝重肃杀。

    新登基的永乐皇帝朱棣眉宇间犹带着征尘未洗的锐气,眼神却已沉淀为帝王的深不可测。

    他手中高举着一份明黄诏书,声音透过天幕传来,清晰、洪亮,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北平之地,乃朕龙兴之所,山川形胜,控驭朔漠,实为兴王根本!着即升北平为北京,设顺天府!应天府,改称南京!迁南直隶、苏州等十郡,及浙江等九省富户实北京!营建宫阙,整饬武备,以为万世之基!钦此!”

    “北京顺天府!”“南京!”这几个字眼如同炸雷,狠狠劈在洪武十三年奉天殿内外所有人的心头!

    画面随之切换:一队队身着号衣的官差,凶神恶煞地闯入江南繁华市镇的深宅大院,勒令富户限期北迁。

    哭嚎声、哀求声、家什倾倒声混成一片。

    同时,遥远的北平城(此刻已被标注上巨大的“北京顺天府”字样)轮廓在画面中放大,简陋的城墙、尘土飞扬的街道,与诏书中描绘的“万世之基”形成刺眼对比。

    无数工匠民夫如同蚁群,开始在燕山脚下、太液池畔搬运木石,夯筑地基,预示着未来紫禁城的雏形。

    奉天殿内,龙涎香的气息仿佛都凝滞了。

    天幕上朱棣那掷地有声的迁都诏书,如同重锤,狠狠敲在洪武十三年君臣的心头。

    朱元璋端坐于龙椅之上,那如山岳般沉重紧绷的身躯,在天幕画面定格于“北京顺天府”几个硕大金字的瞬间,几不可察地松弛了一分。

    一丝长久压抑、几乎被遗忘的释然,如同地底悄然涌出的温泉,浸润了他那颗被天幕未来压得近乎窒息的帝王之心。

    他缓缓地、长长地吁出了一口气。

    那气息悠长而深沉,带着积年尘埃落定般的疲惫,也带着一种如释重负的沙哑:“迁了……好啊……总算……迁了……”

    声音不大,却清晰地回荡在寂静的殿宇中,每一个字都像是从胸腔深处艰难地挤出来。

    老皇帝的目光,不再锐利如鹰隼,而是带着一种近乎倦怠的审视,缓缓扫过这奉天殿内熟悉的景象——蟠龙金柱、雕梁画栋、金砖铺地。这里是他的权力中心,是他一手打造的帝国心脏。

    然而此刻,他那浑浊的眼眸深处,却掠过一丝难以言喻的、深埋已久的阴霾,甚至是一丝……厌恶。

    “应天……”朱元璋的声音压得更低,近乎自语,带着一种近乎偏执的笃定,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紫檀木龙椅上冰冷的螭首扶手,“这地方,养不住真龙气!”

    他仿佛在向虚空中的某个存在倾诉,又像是在说服自己,“孙权那碧眼小儿,占了江东称帝,传到孙皓那败家子手里,不就让司马家的给一锅端了?南唐李后主,词写得花团锦簇,最后呢?还不是被咱太祖爷(指宋太祖赵匡胤)请去汴梁‘做客’,一杯牵机药了账?都是短命鬼!晦气!大大的晦气!”

    他的视线最终落回天幕,定格在儿子朱棣那张刚毅决断的脸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