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安南的沐字旗 (第1/3页)
九天巨幕,将人们的关注强行拽入一片无垠的深蓝。
没有金戈铁马,没有宫阙楼台,只有海!浩瀚无涯、波涛翻涌的靛蓝之海!而在这片令人心魄震荡的深蓝之上,一支庞大到超乎想象的舰队,正劈波斩浪,昂首前行!
巨舰如山!首尾相连,帆樯如林!
那最大的宝船,船身竟有数层楼宇之高,九根巨桅耸入云端,洁白的巨帆吃满了风,鼓胀如天神降下的云朵。
船首高昂,雕刻着威严的龙首或狰狞的兽头,破开层层白浪。
船队阵列森严,如同移动的海上城池。居中巨舰是无可置疑的核心,四周拱卫着大小战船、粮船、水船、马船……形制各异,功用分明。
粗略望去,舰船何止百艘!甲板上、船舷边,密密麻麻站满了顶盔掼甲的军士,刀枪的寒光在炽烈的海日下连成一片刺目的银海。人数之众,竟似有万军!
“嘶——!”奉天殿广场上,勋贵堆里响起一片倒抽冷气的声音。永昌侯蓝玉抱着膀子,眼神锐利如鹰,死死盯着那遮天蔽日的帆影,喉头滚动了一下:“他娘的……这……这比当年鄱阳湖陈秃子(友谅)的连环巨舰……还他娘的唬人!”
“何止唬人!”身旁的长兴侯耿炳文,这位以善守著称的老将,此刻也难掩震撼,声音带着干涩,“鄱阳湖是水寨,是内湖!这可是……真真正正的无边大海!这船队……这船队规模,远胜当年陛下扫荡张士诚、方国珍时的所有水师总和!”
人群中,精通水战的德庆侯廖永忠(曾指挥鄱阳湖水战关键一役)、航海侯张赫(曾率舟师巡海御倭)等人,更是看得目不转睛,手指无意识地比划着船型、帆索,眼中充满了老水手看到绝世好船时的狂热与惊叹。
海风仿佛透过天幕,带着咸腥与磅礴的力量,扑面而来,让这些经历过无数水战的悍将们,恍惚间仿佛又回到了金鼓震天、樯橹灰飞烟灭的峥嵘岁月。
震撼过后,便是勋贵们骨子里的精明算计。宋国公冯胜捋着花白的胡须,浑浊的老眼眯成一条缝,嘴角撇了撇,对着身旁的定远侯王弼低语,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入周围几位老兄弟耳中:
“啧啧,派这等规模的水师,远涉重洋,就为了找那生死不知的建文小子?这借口……编得也忒不走心了!真当咱们这些老家伙是没见过风浪的雏儿?”
王弼嘿嘿一笑,接口道:“冯大哥说得在理!这水师,根子还在咱大明的长江上。靖难那会儿,长江水师到底是谁带的头降了燕王,天幕没明说,但肯定不是无名之辈。燕王……哦,该叫永乐皇帝了,他刚在南京坐稳龙椅,屁股底下全是刺儿。他能放心让这些‘反正’过来的水师将领,继续握着刀子守在眼皮子底下?”
他顿了顿,眼中闪烁着洞悉的光芒:“下西洋,寻宝也好,扬威也罢,那都是明面上的由头。这暗地里嘛……”
他伸出两根手指,做了个“调离”的手势,“调虎离山!把那些心思难测、根子不稳的水师精锐,统统打发到万里波涛之外去!眼不见,心不烦!”
另一位老侯爷也凑过来,压低声音补充道:“关键还不止水师!天幕上不是说了么?燕王……永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