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一征漠北:斡难河之战 (第3/3页)
铸就的激昂,穿透战场的喧嚣:“斡难河南岸,激战!摧枯拉朽!本雅失里大军土崩瓦解!可汗肝胆俱裂,仅率七名亲卫,仓惶北渡斡难河,如同丧家之犬,消失在茫茫草原深处!猎猎龙旗,傲然矗立于尸山血河之上,向漠北宣告——大明永乐之威,不容亵渎!”
--
奉天殿内,死寂被朱元璋一声炸雷般的狂笑打破!
“好!好!好个老四!好个高煦!!有种!真他娘的有种!随咱!”老皇帝猛地从龙椅上站起,兴奋得满面红光,用力拍打着御案,震得笔架砚台叮当作响。
他指着天幕上朱棣亲率精锐渡河追击、以及朱高煦破阵的英姿,眼中爆发出毫不掩饰的激赏和自豪,仿佛又看到了当年那个在鄱阳湖、在平江府下敢打敢拼的自己!“这才是我朱家的种!追亡逐北,斩将夺旗!痛快!痛快啊!”什么稳重?什么中伏?此刻统统被这酣畅淋漓的胜利抛到了九霄云外!
殿外广场勋贵堆里,气氛却截然不同。
永昌侯蓝玉抱着膀子,死死盯着天幕上那动态的行军舆图和最终摧枯拉朽的战场画面,那张惯常骄横的脸上,此刻充满了凝重和一丝……不易察觉的叹服。
他缓缓吐出一口浊气,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入身旁冯胜、王弼等老兄弟耳中:“十二天……从渡河到追及主力,决战歼敌……他朱老四,真把草原当自家后院遛马了?”
他摇了摇头,带着自嘲和感慨,“老子在捕鱼儿海,仗着沙暴掩护,摸到脱古思帖木儿的老窝,那是老天爷赏脸,占了八分运气!他朱棣这次,可是硬碰硬,光天化日下追着人家可汗的屁股打,还打成了!这份行军、这份决断、这份狠劲……老子服!”
而殿内,站在勋贵前列的魏国公徐达,眉头却紧紧锁成了一个川字。他同样看着天幕上女婿朱棣亲冒矢石、儿子朱高煦带头冲锋的悍勇画面,脸上却没有半分喜色,反而布满了深深的忧虑。
“胡闹!”徐达忍不住低喝出声,声音带着压抑的怒气和心疼,“以前是燕王,拼了命是应该!靖难时是生死存亡,不拼不行!可到了永乐八年,他已经是皇帝!九五之尊!万金之躯!怎么还敢如此行险?身先士卒,万一……”
后面的话他没说出口,但谁都知道那意味着什么——皇帝若崩于阵前,大明顷刻便是滔天巨浪!
一个念头不受控制地钻进徐达脑海:若吾女还在……若妙云还在世……以她的贤德和刚强,定能劝阻朱棣这般近乎疯狂的冒险!定不会让他如此不爱惜己身!
可惜……天幕昭示,妙云崩于永乐五年。这就是天命?
徐达心中涌起巨大的无力感和悲凉。跟龙椅上那位中年丧妻(马皇后)、晚年丧子(朱标)的老伙计相比,自己徐家这点波折,似乎……也算不得什么了。
最终,这位戎马一生、看透世事的老帅,只是望着天幕上那杆猎猎的龙旗,望着那在敌阵中左冲右突的女婿身影,长长地、无声地叹了口气,将满腹的担忧与无奈,化作一句只有自己能听见的低语:
“罢了……各人……自有各人的福祸劫数。操心无用。”他微微闭上了眼,仿佛不忍再看那惊心动魄的冲阵场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