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二征漠北13:严肃军纪 (第3/3页)
燃烧着怒火的鹰目,如同最锋利的刀子,狠狠扫过阶下肃立的每一位将领——徐达、李文忠、蓝玉、冯胜、傅友德……以及兵部尚书、五军都督府的官员们。
目光所及,无人不感到一股刺骨的寒意从脊椎升起。
“尔等都看到了?!!”朱元璋的声音如同从九幽地府传来,带着令人心悸的森然,“天幕所示,乃数十年后之脓疮!然这脓疮之毒,未必不是今日之疥癣所酿!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军队,乃咱朱明江山的命脉!是咱提着脑袋,带着弟兄们一刀一枪打下来的根基!容不得半点沙子!一粒耗子屎,能坏一锅汤!一个蛀虫,能毁一营兵!”
他霍然起身,高大的身影带着无边的威压,手指几乎要点到每一个将领和官员的鼻尖:
“徐达!李文忠!蓝玉!冯胜!傅友德!”
“臣在!”众将心头一凛,齐声应诺。
“还有你们!兵部!五军都督府!”朱元璋的目光扫向文官队列。
“臣等在!”兵部尚书等人慌忙躬身。
“听着!”朱元璋的声音斩钉截铁,带着不容置疑的铁血意志,“自今日起!给咱把眼睛擦亮!把刀子磨快!各卫所,给咱严查!死查!查实兵员数额!一个萝卜一个坑,少一个,卫所指挥使提头来见!查兵员年齿体格!凡老弱不堪战者,一律清退!敢有贿赂上官、冒名顶替者,主犯腰斩!受贿者同罪!剥皮实草!家产充公!点验军械甲仗!凡朽坏不堪用、以次充好者,主官杖一百,流三千里!负责武库之吏,枭首示众!”
他深吸一口气,那森冷的杀气几乎凝成实质:
“咱不管他是开国勋贵,还是皇亲国戚!也不管他立过多少功劳!谁敢在军伍之事上伸手!谁敢坏咱大明的根基!咱就剁了他的爪子!剥了他的皮!悬在辕门上示众!咱要在洪武朝,就把这未来的毒根,给咱连根拔起!剜得干干净净!听到没有?!”
“臣等遵旨!谨遵圣谕!”殿内群臣,无论是久经沙场的老帅,还是掌管军务的文臣,此刻无不汗流浃背,心神剧震,齐刷刷跪倒一片,声音带着敬畏与凛然。
天幕上那场发生在未来的整肃风暴,如同一声穿越时空的警世洪钟,在洪武十三年的奉天殿内重重敲响!未来之鉴,已成今日悬顶之剑!一场针对军队腐化苗头的、空前严厉的预防性清洗,在洪武大帝的暴怒咆哮中,拉开了帷幕。
--
永乐十二年的军队问题其实正是明朝卫所制度性问题,由于实行军户制度,时间一长老兵退不了,新兵大量用劣质兵源替代,但老朱自己是不会承认自己制度设计的问题的。同时赵、谭、朱等三将虽被严惩,但很快就不了了之了,忻城伯赵彝的爵位保住了,子孙传了十代,南明弘光时期,给满清开南京城门的就是最后一代忻城伯赵之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