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彩页文学 > 天幕直播靖难,朱棣你别跑! > 第194章 被烤成瓦罐鸡的朱高煦

第194章 被烤成瓦罐鸡的朱高煦

    第194章 被烤成瓦罐鸡的朱高煦 (第3/3页)

犹在眼前,如今兵权虽削,可这些龙子龙孙,却以另一种更隐蔽、更可怕的方式,化身成了侵蚀国本的巨大蠹虫!终有一日,会将这煌煌大明……吃干抹净!

    一股巨大的无力感和被命运嘲弄的愤怒,让朱元璋感到一阵眩晕。他精心设计的藩屏,竟成了尾大不掉的毒瘤!

    就在这满殿凝重、皇帝震怖之际,一个带着劫后余生般庆幸的声音,在晋王朱棡的位置上响起,虽极力压抑,却清晰可闻:

    “厚道!宣德这孩子……真真是厚道啊!”朱樉抚着自己的胸口,脸上是毫不掩饰的感激,“美圭!我的孙儿美圭!他……他竟能承袭秦王之位!天可怜见!我晋藩一脉,终是……终是回到了济熺(朱棡世子)这一支!不绝嗣了!不绝嗣了!”

    他反复念叨着,眼中竟有泪光闪动。相较于朱高煦的惨烈,自己孙子朱美圭能平安继承王位,在朱樉看来,宣德皇帝已是天大的仁慈和厚道了。

    天幕画面归于平静,映照出北京紫禁城肃穆的飞檐斗拱。旁白的声音变得低沉而哀戚:

    “安南弃守,漠北息兵,宝船归港……外患暂平,内政初安。就当天下从此进入承平之时,宣德十年(1435年)正月,大明第五位皇帝——宣宗朱瞻基,却突染沉疴,病势汹汹。”

    画面切换至乾清宫内殿。明黄的龙床上,年仅三十八岁的朱瞻基面色蜡黄,气若游丝,御医束手,宫娥垂泪。这位被寄予厚望、以仁宣之治留名后世的年轻帝王,终究未能敌过命运的残酷。

    “正月乙亥(初三日),帝崩于乾清宫,庙号‘宣宗’,葬景陵。遗诏命皇太子朱祁镇嗣位。是年,新帝年仅……九岁。”

    九岁!

    这两个字如同重锤,狠狠砸在洪武十三年的奉天殿前!

    刚刚从藩王蠹虫的忧虑中缓过神来的朱元璋,听到“九岁”二字,脑中那根名为理智的弦,彻底崩断了!

    他猛地从龙椅上站起!高大的身躯因极致的愤怒和一种难以言喻的恐惧而剧烈颤抖!

    眼前天幕上闪过的,是早逝的太子朱标、是夭折的皇长孙朱雄英、是愚蠢短视的建文朱允炆、是盛年而崩的洪熙朱高炽、如今……又是英年早逝的宣德朱瞻基!还有那龙床上年仅九岁的幼主!

    为什么?!为什么他朱元璋的子孙,他大明的皇帝、太子,都如此短命?!如同被诅咒一般!

    一个尘封多年、他极力不愿想起的名字和话语,如同恶鬼般不受控制地窜入他的脑海——刘伯温!当年那老道神神叨叨的批语:“……然陛下命格极贵亦极硬,恐刑克过重,六亲缘薄,子孙承荫或难长久……”

    “克父克母克妻克子克孙……”

    这几个字如同魔咒,在朱元璋心中疯狂回响!

    难道……难道刘伯温当年所言……竟是真的?!

    难道真是他朱元璋这“极硬”的命格,克尽了血亲?!连累得子孙帝王皆难享永年?!

    “啊——!!!”一声如同受伤猛兽般的、混合着暴怒、不甘、恐惧和巨大悲怆的嘶吼,猛地从朱元璋喉咙深处炸裂而出!声震九重!他双目赤红,须发戟张,猛地一掌狠狠拍在御案之上!

    “刘伯温——!!!”

    沉重的紫檀木御案发出一声不堪重负的哀鸣,笔墨纸砚、奏章玉玺,被这含怒一掌震得四散飞溅!

    “莫非!莫非朕真……”朱元璋的声音因极致的情绪而扭曲嘶哑,带着一种令人毛骨悚然的绝望质问:

    “——克尽血亲乎?!!”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