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 仅仅五天的保卫战 (第1/3页)
奉天殿内,气氛压抑得能拧出水来。
巨大的天幕悬于殿外,将未来那座煌煌帝都——北京的景象,清晰地投射在洪武君臣眼前。
高耸的城墙如同连绵的山脊,足有九丈(约27米)之高!城堞森严,垛口如林,在秋日的阳光下泛着冷硬的青灰色光泽。这庞然巨物,仅仅是矗立在那里,便自有一股令人望而生畏的雄浑气势。
然而,此刻包围着这座坚城的瓦剌大军,却呈现出一种与这肃杀环境格格不入的……懒散。
画面拉近。
只见瓦剌士兵们三五成群,或倚着抢来的、明显不合身的明军华丽盔甲打盹;
或围坐在篝火旁,用明军精钢打造的锋利腰刀,随意地切割着烤得焦香的牛羊肉,油脂滴落火中,噼啪作响;
更有人直接躺在缴获的、堆积如山的丝绸锦缎上,鼾声如雷。
他们坐下的战马倒是膘肥体壮,毛色油亮,显是这几日饱食了明军遗弃的精料。
至于攻城的器械?
天幕的视野缓缓扫过瓦剌军阵。除了那些用来装载抢掠财物的、临时拼凑的大车,竟连一架像样的云梯、一辆冲车都看不到!几个瓦剌兵甚至无聊地用抢来的明军制式长矛,在泥地上胡乱划拉着,毫无临战的紧张感。
“呵!”一声毫不掩饰的嗤笑打破了殿内的沉寂。
永昌侯蓝玉抱着双臂,嘴角挂着惯有的轻蔑弧度,“攻城?连他娘的梯子都懒得造几架!这架势,像是要打下这九丈高墙的样子?”
他下巴一抬,指向天幕上那些懒散的瓦剌兵,“瞧瞧,这群土包子,怕是抢够了金银细软,急着回草原上分赃快活呢!”
这话如同投入滚油的水滴,瞬间在勋贵武将中炸开了锅。
“蓝帅说的是!”长兴侯耿炳文粗着嗓子附和,脸上也露出不屑,“一群没见过世面的蛮子!抢点破烂就乐得找不着北了!就凭这散兵游勇,想啃下北京城?做梦!”
“就是!看他们那身披挂,明光铠套在皮袄外面,不伦不类,跑都跑不利索,还想爬墙?”颍国公傅友德也捋着胡须摇头。
就连一向沉稳的魏国公徐达,紧锁的眉头也微微舒展了些许,沉声道:“也先此举,虚张声势远大于实际攻城之意。土木堡之胜来得太过轻易,其部众已无战心,只图眼前之利。这北京城……眼下看似危急,实则稳如泰山。”
武将们的议论,也感染了殿内不少文臣。方才还忧心忡忡的面孔,此刻也露出了如释重负的神情。是啊,瓦剌连攻城的架势都懒得摆,这仗还怎么打?北京城,看来是保住了。
坐在龙椅上的朱元璋,紧绷的肩背也微不可察地放松了一丝。他虽未言语,但那双锐利如鹰隼的眼睛,依旧死死盯着天幕上巍峨的北京城墙,以及城墙下那群形同乌合的瓦剌兵。
一丝疑虑,如同水底的暗流,悄然划过心底:太顺利了……真的会如此简单吗?
天幕的画面并未因洪武君臣的放松而变得平缓。镜头猛地一转,聚焦到北京城西北方向的德胜门!
城楼巍峨,旌旗猎猎。城下,一支约万人的瓦剌骑兵,正以一种近乎游猎的姿态,懒洋洋地向城门逼近。
马蹄践踏着城郊的田野,带起滚滚烟尘。领头的瓦剌将领,趾高气扬,挥舞着弯刀,似乎想用这种威吓的姿态迫使城头守军屈服。
奉天殿内,蓝玉嘴角的讥笑更浓了:“呵,又来这套?吓唬谁呢?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