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5章 李成梁死,后金建立! (第1/3页)
就在三位大明最高统治者根据有限的信息,艰难拼凑未来残酷真相碎片之时,殿外的天空,天幕的文字再次发生了变化,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
万历四十三年(公元1615年),长期对努尔哈赤采取羁縻、姑息之策,既养虎为患,但其赫赫威名又确曾令努尔哈赤忌惮三分的辽东总兵李成梁,以九十高龄去世。而他那能征善战、曾威震朝鲜和蒙古的长子李如松,也早在万历二十六年战死于与蒙古土蛮的作战中。至此,李家将星陨落,辽东军政再无真正能威慑建州的核心人物。努尔哈赤心中最后一丝顾虑,随之烟消云散。
时机,成熟了。
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正月初一,赫图阿拉城内旌旗招展,杀气盈天。已五十七岁的努尔哈赤正式登基,接受诸贝勒、大臣朝拜,即“英明汗”尊位,建元“天命”!一个对外称“金国”(史称后金),尊称“大金”的政权,正式屹立于大明辽东之侧,拉开了挑战大明帝国秩序的序幕!
天幕之下,朱元璋面沉似水,那双能看透人心的眼睛死死盯着“金国”二字,拳头捏得咯咯作响。殿内侍立的太监宫女们连大气都不敢喘,仿佛那“金”字带着北地的寒风,瞬间吹凉了整座大殿。
“好!好一个‘承奉天命养育列国英明汗’!好一个‘大金’!”朱元璋的声音像是从冰窖里捞出来的一样,带着刺骨的寒意,“咱大明才二百多年,这撮尔小丑,就敢效仿当年靖康之祸时的金虏,扯旗造反了!”
他猛地一拍御案,震得笔墨纸砚齐齐一跳。
“这个李成梁!”朱元璋咬牙切齿,目光扫向身旁的李善长和徐达,“咱看他,就是咱大明的李林甫!那个努尔哈赤,就是安禄山!一丘之貉!养寇自重,终被反噬!”
他顿了顿,脸上闪过一丝复杂的懊悔:“看来……咱当初是误会戚继光了。若他的戚家军还在,若他那样的将领镇守辽东,何至于让建州女真坐大到如此地步!可惜,可惜了啊!”言语中满是痛惜与愤懑。
徐达眉头紧锁,作为当世第一名将,他更关注军事层面的细节。他沉吟片刻,开口道:“陛下息怒。观这天幕所言,李成梁虽行养虎遗患之下策,但直至其死,确也勉强能制得住努尔哈赤这头猛虎。此人之手段、威望,在辽东应是一时无两。只是……”
徐达话锋一转,语气更加沉重:“只是这虎,已然养得太大了!您看,努尔哈赤已统一建州,僭称王号,甚至连蒙古部落都尊其为汗。若李成梁再晚死几年,怕是他也控制不住这头日益壮壮的猛虎了。猛虎出柙,其害更烈!李成梁一死,辽东再无掣肘,此獠方才敢公然称汗建国!”
李善长抚着长须,眼中闪烁着更深层的思虑:“陛下,魏国公所言极是。但臣所虑者,更深一层。天幕提及,自隆庆、万历以来,我大明历经改革,国力军力应远胜嘉靖颓敝之时。区区一个建州卫,即便努尔哈赤能征善战,其兵不过数万,地不过一隅,何以能撼动我煌煌大明?”
他抬起头,目光锐利:“臣怀疑,恐怕并非这‘金’虏有多么强横无敌,而是我大明未来……内部自身出了大问题!或是天灾频仍,或是人祸不断,或是朝纲败坏,或是党争倾轧,才致使国力空虚,边备废弛,最终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