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彩页文学 > 天幕直播靖难,朱棣你别跑! > 第355章 李成梁死,后金建立!

第355章 李成梁死,后金建立!

    第355章 李成梁死,后金建立! (第2/3页)

这塞外之敌有了可乘之机!否则,仅凭他们,绝无可能入主中原!”

    老宰相的这番话,让朱元璋和徐达都陷入了更深的沉默。内部的瓦解,永远比外部的敌人更可怕。

    奉天殿内,朱元璋、徐达和李善长凝视着天幕上“金国”二字,神色愈发凝重。李善长抚须沉吟片刻,缓缓开口:

    “陛下,魏国公,老臣方才细思这‘金’之国号,觉其深意恐非仅仅复辟祖业那般简单。历朝历代,国号更迭皆暗藏玄机,这努尔哈赤及其智囊,所图恐怕远超辽东一隅。”

    朱元璋目光锐利如刀:“善长,仔细说来!咱也觉得这‘金’字扎眼得很。”

    “陛下圣明,”李善长躬身道,“宋时之‘金’,带给中原百年屈辱,靖康之耻犹在史书。‘金’字于汉家百姓而言,非但无恩泽,反而意味着劫难与血仇。此等国号,若行于辽东或可,然其若真有一日觊觎神州……”

    徐达接过话头,语气沉重:“丞相所言极是。末将看来,努尔哈赤虽僭称汗号,表面仍受明爵,其心却早已桀骜。他既知‘金’乃中原大忌,若志仅在割据,沿用无妨;若其野心囊括天下,此号便是绝大阻碍,非但无法招揽汉地人心,反会激发拼死抵抗。”

    朱元璋猛地站起身,在殿内踱步:“嗯!你二人看得透彻!咱想起那天幕最初闪烁时,似乎提及过一个‘清’字……莫非?!”他骤然停步,眼中爆出精光。

    李善长缓缓点头,说出了那个惊人的推测:“陛下明鉴万里!老臣正是此意。那‘清’字,水波清澈,意境与‘金’之锋锐凶戾截然不同。若女真首领真有问鼎中原之志,必不会顶着‘金’这面招恨的旗帜。他们很可能会效仿历史上诸多入主中原的异族,改易国号,以混淆视听,收揽人心!‘清’,或许就是他们选中的新马甲。以水德之‘清’,替代金戈之‘金’,洗刷凶名,便于蛊惑世人。”

    徐达倒吸一口凉气:“若真如此,此獠所图,绝非割据称王,而是……鲸吞天下!其志不在小!”他感到一股寒意从脊背升起,仿佛看到了二百多年后关外升起的狼烟,不仅意味着边患,更预示着可能倾覆国祚的滔天巨浪。

    朱元璋脸色阴沉得能滴出水来,他缓缓坐回龙椅,手指用力敲打着御案:

    “好一个‘清’!好一个偷天换日!若真让彼辈成事,岂不是欺我华夏无人,竟忘血海深仇?这已非边陲之乱,而是心腹之患!”

    殿内一时寂静无声,三人都在消化这个可怕的猜想。他们此刻虽还未见到“大清”二字正式出现,但基于对历史规律和政治权谋的深刻理解,已经近乎预言般地触摸到了未来皇太极改元称帝、定鼎中原的关键一步。“金”之暴戾,“清”之伪饰,其核心都是女真势力膨胀并最终入主中原的野心。

    天幕的内容到此并未结束,但那“金国”建立的宣告,已如同一声惊雷,炸响在洪武十三年的神州大地上空。

    那“金国”二字,如同两颗烧红的烙铁,狠狠烫在所有观看天幕的大明子民心上。尽管理智告诉他们,这是二百多年后的灾祸,但那种源自血脉深处、被“金”这个国号所激起的恐惧与屈辱,却如同决堤洪水,瞬间冲垮了时空的阻隔。

    应天府,秦淮河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