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破碎 (第2/3页)
“你也不想我把精力用在其他女人身上吧?”
一天就这样过去了。
第二天一早。
沈善登赶往剪辑工作室。
这是从一家广告公司租的数字剪辑间,用来做电影后期。
这种面向独立制作和广告的剪辑机房,灵活,性价比高。
不过一个月也要一万八,沈善登原来的100万基本用完了,又投了50万。
这一刻,拍电影和炒股补仓有惊人相似感,一直亏一直补。
“不可能,绝对不可能。”
沈善登摇头,打消这个可怕的念头。
电影绝对不是缅A,她,不一样。
赔是不可能赔的。
剪辑助理许凝竹检查设备。
沈善登也看了看,有剪辑工作站、专业监视器、调音台、基础环境,基本配置是有的。
《督公》这种小成本,顶级剪辑部门那是别想了。
最顶级的Avid Nitris DS、Symphony系统、DaVinci Resolve专业调色间,大型共享存储、专业录音混录棚,这些配置大制作才用的起。
北影厂的设备也租不起。
国营老厂的租赁流程比较繁琐,签合同、走审批、开发票等,就算找人打招呼,价格也不便宜。
空房加基础设备,一个月也要三万多。
如果贵一点,沈善登咬咬牙未必不能用,然而北影厂的核心业务和高端资源,要优先保障大片以及中等制作。
《督公》这种小成本,沈善登连蹭个好设备都难,只能用比较陈旧的设备,更老的FCP版本、CRT监视器、小容量存储。
如果省钱的话,可以用北电的剪辑教室或者实验室。
这是最划算的选择。
沈善登作为北电研究生,可以通过导师关系、项目申请,象征的付费使用学校的非线性剪辑教室或者多媒体实验室。
只是教室有课表安排,只能在没课的晚上、周末使用,需要提前申请。
如果和课程冲突,更要半夜开工。
还要和同学争抢设备,公用机器上没法安装自己需要的插件、软件,存储也很容易弄混弄丢,保密性也差。
综合考虑,沈善登还是租了一间标准剪辑室。
周奇峰过来道:“师兄,没问题,手续都处理好了。”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