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彩页文学 > 华娱唯一太阳 > 第十六章祛魅,锻炼团队

第十六章祛魅,锻炼团队

    第十六章祛魅,锻炼团队 (第3/3页)

    在他想来,可能会有人质问他。

    毕竟他做的确实不地道,污名化自家历史。

    好在,大家混文艺圈,没有太强的是非感,不是很在乎这些。

    沈善登说这些,是为了电影后期,他的意志决定了成片。

    《督公》基调翻了个,后期不亚于再次创作,沈善登必须说清楚,否则大家工作起来,瞻前顾后,剧情爽不起,弄成了文青,就会别扭。

    周奇峰问:“师兄,现在看来,你不打算走冲奖路了?”

    “这条路不是路,是粪坑潜游。”

    沈善登自爆其短:“电影开拍前我觉得这是个捷径,海外获奖一鸣惊人,之后发现这条路没人走是有道理的。”

    众人笑。

    见此,沈善登微微颔首。

    正常情况下,沈善登是不会阐述这些东西的。

    这都是后世西方体系彻底破产,祛魅之后,形成的认知,放在当下,是很先进,也很激进。

    而认知也是能力,是技术。

    如果在场的人搞个影片冲奖,获奖可能性不小。

    不过沈善登做电影后,发现做电影不简单。

    而且这个时代,他们说出去,恐怕也没几个人信。

    沈善登说有人信,是因为他是导演,在众人心中有威望,愿意去按照他说的方向分析。

    当然,最重要的一点,沈善登自己畅游过一番粪坑。

    他是不相信,在有了一定认知之后,还能真有人为了获奖而哐哐赤石。

    不明白也就罢了,要是明白了还能这样做,沈善登敬对方是条汉子。

    沈善登嘱咐道:“今天的话,仅限于我们,你们是我的核心团队,以后的班底,不要对外说。”

    一个好汉三个帮,沈善登适当透露一些东西,也是为了锻炼团队。

    首要,是祛魅。

    欧洲三大、奥斯卡,有一套内在的鄙视链。

    这套鄙视链和大漂亮的那套盟友体系几乎重合。

    电影评价上,欧美有分歧,但是更是同盟。在这套体系之下,中国电影天花板比伊朗电影、土耳其电影更低,比国内的港片、台片更低。

    正常人,对这种不平等标准,不屑一顾,或者厌恶,要砸碎。

    就怕遇到反思人。

    面对别人的鄙视链、恶意凝视,直接一个滑跪,反思电影“失宠”的原因,归因自己,原罪化。

    主要是这套鄙视链,不只是电影,在文化舆论方方面面都有体现。

    经过沈善登一提醒,大家立刻表态。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