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当老师的方铭 (第2/3页)
子终于忍不住开口,他腰间的玉佩成色极佳,显然出身不凡,"若无贵族维系礼法,百姓何以知廉耻?若无君王统御四方,天下何以定纲常?"
"说得好!"另一名弟子附和,"六国旧制延续数百年,自有其道理。秦法虽严,但若一味压制贵族,迟早生乱。"
方铭静静听完,忽然问道:"在座诸位,可有人曾亲身耕种过?"
堂下一片寂静。
"可有人见过饥民易子而食?"
弟子们面面相觑,无人应答。
方铭走到窗前,指着远处雨幕中隐约可见的桑海城:"那边有个集市,每日清晨都有农户挑着菜蔬来卖。诸位可知道,他们一担粮食要交几成赋税?"
格物轩内鸦雀无声,只有雨打屋檐的声响。
方铭却恍若未闻,只是看着那些面色苍白的弟子:"你们读圣贤书,可知'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方铭继续说道:“如今的大秦治下百姓虽不富裕,但是很开心,因为他们有希望,你们可以想想其余六国的百姓,他们有希望嘛?”
"开心?有希望?"一名弟子忍不住反驳,"方先生,您可知道修长城征发了多少民夫?连年征战又死了多少百姓?"
方铭不慌不忙地从袖中取出一个布包,缓缓展开——里面是几块粗糙的饼子和一把粟米。
"这是我从咸阳城外一个老农手里换来的。"他举起那块黑褐色的饼,"你们可知这是什么做的?"
弟子们面面相觑。
"麸皮、野菜,还有极少量的黍米。"方铭掰开饼子,露出里面粗糙的纤维,"那老农说,这在五年前,已经是过年才能吃上的好东西。"
他环视众人:"因为五年前,他们连麸皮都吃不上。"
堂下一片寂静。
"六国时期,齐国临淄的百姓算是最富足的。"方铭继续道,"可你们知道为什么吗?因为齐国靠海,饿极了可以吃鱼。而楚国腹地的百姓呢?"他指向窗外,"就像现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