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彩页文学 > 咸阳宫阙三万里 > 111章 四人相谈

111章 四人相谈

    111章 四人相谈 (第3/3页)

悬在半空。方铭感到三道目光如实质般压在身上,其中张良的视线最为锐利,仿佛要剖开他的伪装。

    海浪声变得清晰起来,一下下拍打着悬崖。方铭深吸一口气,决定不再迂回。

    "既蒙垂询,方某便直言了。"他放下茶杯,直视伏念,"我希望小圣贤庄能为大秦效力。"

    "什么?!"伏念手中茶杯猛然一顿。"方先生可知自己在说什么?"

    颜路急忙按住伏念的手臂,眼中满是惊诧:"方先生,这个玩笑可开不得。"

    唯有张良神色不变,只是眼中闪过一丝了然,轻声道:"果然如此。"

    方铭迎着伏念愤怒的目光,声音平稳得出奇:"伏念先生,方某绝非戏言。如今天下一统,百家争鸣虽好,但政令不一终非长久之计。儒家以'仁'为本,若能辅助朝廷教化万民..."

    "先生!"伏念的声音陡然变大,"小圣贤庄一向不问世事,只是专心做自己的学问,先生恐怕是要失望了。"

    悬崖下的海浪突然变得汹涌,涛声如雷。方铭注意到张良微不可察地皱了皱眉。

    "大师兄。"颜路轻声劝道,"且听方先生说完。"

    "伏念先生所言极是。"方铭选择以退为进,"秦法严苛,确有不当之处。正因如此,才更需要儒家这样以仁德治世的学说来调和。"

    他停顿片刻,观察三人反应。伏念面色稍霁但仍含怒意,颜路若有所思,张良则似笑非笑地看着他,仿佛在说"继续你的表演"。

    "方某以为,治国如烹小鲜。"方铭继续道,"法家为火,可去腥膻;儒家为水,能润枯燥。二者相济,方能成就美味。"

    这个现代人熟悉的比喻让张良眉梢微挑,而伏念则冷笑一声:"好一个巧舌如簧。方先生可知道,你口中的'水'差点被'火'烧干?"

    "正因为如此,儒家更应当把握时机。"方铭声音提高了几分,"扶苏公子尊儒重道,若小圣贤庄愿意合作,将来儒门复兴指日可待。"

    "合作?"伏念讥讽道,"是让我们做秦国的应声虫吧?"

    方铭摇头:"是让儒家思想成为治国之道。"

    海浪声忽然沉寂了一瞬。颜路眼中闪过一道光:"方先生此言...倒也有理。只是..."

    "二师弟!"伏念厉声打断,"你莫不是被他说动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