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彩页文学 > 子不类父?爱你老爹,玄武门见! > 第一百二十五章 土地

第一百二十五章 土地

    第一百二十五章 土地 (第2/3页)

里,使他们同心协力耕种,抵御灾害,和谐相处,收获的东西也越来越多,堪称伟大。

    作为华夏贤君表率尧舜禹汤中的大禹,也曾坚决捍卫井田制,就在会稽山大会诸侯时,公然杀了不守井田规制且会盟迟到的防风氏,宣布建立永远不解散的军马,专门对破坏井田秩序的部族进行讨伐。

    《诗经》说:“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说的正是井田制世代的人地关系。

    所有平民农夫分得的井田,只能耕种,不能买卖或做任意处置。

    三代过后,周天子失九鼎,大争之世的到来,导致了长期的动荡、连绵不断的杀伐征战,新兴的王侯将相贵族,逐渐认识到武力的重要性,旧有的思想被打破,“民得买卖”的土地私有制正式登场。

    不过,在商鞅变法,彻底废除井田制之前,真正动手实现新田制的,仅有魏国李悝变法所推行的半新半旧的“五成田制”。

    秦国作为首个践行者,农人纷纷搬出田野,以里为单元集中居住,田中的车道、地界、庄基场院和废弃渠道统统开垦出来,恢复成了良田,增田数万顷,阡陌相连,以此富强。

    但是,“开阡陌”之“开”为开买卖之禁,当田地允许百姓任意处置、随意买卖后,一个更大更顽固的问题产生了。

    土地兼并!

    庶民是脆弱的,凡有天灾人祸,就会生活艰难,为了活下去,变卖土地、沦为佃农也在所不惜。

    生死关头,大地主往往可以通过极低的价格拥有更多的土地。

    如果说风调雨顺、天下大治,就如孝文帝、孝景帝年间,百姓生活较为富足,抗风险能力较强,土地兼并的问题尚不严重。

    但在陛下即位,尤其是亲政以来,天灾人祸不断,无数百姓流离失所,背井离乡,地方上的豪强,无需多少钱粮,甚至不需钱粮,就能获得大量土地。

    十数年来,地方上的势力纷纷崛起,陇西李氏便是代表之一,而朝廷之上的衮衮诸公,又哪个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