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四章 法旨 (第3/3页)
敢父子,我大汉朝数战结果,皆完胜。”
如果的事,好坏都有可能,现实是,李广、李敢的存在,影响到了匈奴的决策,有了李氏父子,大将军、卫将军都赢得很轻松。
“以中大夫的意思,李广、李敢之功,在大将军、卫将军之上?”
“臣无此意,凡有大胜,皆赖将士用命,大将军所部、卫将军所部将士,才是胜功之人,战功是杀出来的,不是抢出来的。”
儿宽连连摇头,却道:“只是,大将军、卫将军两战结果匈奴一族,了却高皇帝平城之辱,一雪前耻,扬我国威,非大将军、卫将军全功,而在陛下十数年连战匈奴,慧眼识珠,我汉家无数将士血染,悍不畏死,我朝廷众多王公倾力,勠力同心,我大汉万千黎庶协力,同心同德,以臣之见,是天下臣民之功。”
汉匈百年恩仇,一朝尽去。
是陛下的功劳,是将士的功劳,是王公的功劳,是黎庶的功劳,那么,还有大将军、卫将军的功劳吗?
即便是万世之功,大汉数千万君臣百姓也分完了。
河西之功,代地之功,非一人、几人之功,乃所有的人功劳。
这里面,有李广、李敢父子。
大功于朝,不能使功勋之将寒心。
公孙弘、张汤正视这位朝廷中少有的儒臣,以君臣百姓之德,一语抹去大将军、卫将军的不朽战功,以及,上君无上的武功盛德。
万世之功,没有臣民会不想从中分一杯羹,儿宽把上君、大将军、卫将军的武功转化成利益,要分润给所有人,以利益捆绑了所有的人,形成大势,来迫使上君低头。
这是纵横家的手段,儒家却信手拈来。
全是“正确的话”,连反驳都很做到,否则就会得罪天下人。
作为大儒欧阳生和孔子十一代孙孔安国的门生,在无数人大厦将倾时,站出来揽狂澜于既倒了。
儿宽笑盈盈躬身而立,儒家,可不止公羊、穀梁,但上君要毁掉的,却是整个儒家,奉祀君,以至圣先师之名,法旨众儒,“救赎上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