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五章 灭儒 (第1/3页)
共功?
诸侯王和中、外两朝公卿、列侯、宗室大臣神情有了微妙的变化。
以儿宽所说,如此制度形式长久地在大汉朝保留下来,那对眼下的,对未来的他们,都有无穷的好处。
宣室殿君臣共膳,任谁都能看得出来,上君有意携大将军、卫将军之功,来清洗朝堂,来整顿朝纲,来改变朝制。
此前南略之功,便是很好的证明。
新的选拔官员制度,无限追责,搞得他们苦不堪言,今功胜往功,不知道上君还有多少幺蛾子来搞他们。
如果以“共功”,均了上君的武功盛德,平了大将军、卫将军的万世之功,所谓的“胜势”,立刻便会消之弥耳。
上君再想以此前过错来问罪他们,他们也有办法,有能力,合伙顶回去。
而有了这回的例子,以后上君、大将军、卫将军、丞相……等等,太子和太子党再有什么功劳,他们稳坐长安朝堂,就能分润他人生死之功,那感觉,简直不要太舒服。
他们是聪明人,会抨击上君及上君附众的手段,但不会抨击上君及上君附众的能力,因为上君真的会识人、会用人,上君附众也真的有能力、敢拼命。
以前,都是陛下来抢他们的钱财、爵位、功劳,现在,他们似乎有机会来抢上君的功劳,再持功讨要钱财、爵位。
如能成行,上君以后的文治武功,就是他们的“摇钱树”、“聚宝盆”了。
君臣,共天下!
想着,想着,越来越多的朝臣眼睛亮了起来。
中大夫,大才啊!
“臣附议中大夫所言,万世之功当前,愿上君普世济人!”
“臣附议中大夫所言,万世之功当前,愿上君普世济人!”
“……”
声浪几乎掀破宣室殿的屋顶。
除了太子党官员和新入朝的百家世职官员未动外,其他人都为儿宽所绘制了“盛景”动心了。
墨家下代巨子,时任清庙之守的太常丞索卢参皱起了眉头,上君,有点太保守了,有点太软弱了。
百家诸官也是如此认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